台博館"呷好稻香報-台灣新好米特展"開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0/9/28 下午 07:33:00 / 產業經濟
國立台灣博物館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共同籌辦「呷好稻香報—台灣新好米特展」,即日起至明年8月28日止,在台博館三樓展場展出。
|
台灣新好米特展米食展品。(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
這項展覽主題分別為「探索.米秘密」、「印記.台灣米」、「生活.樂食米」暨「百變.米包裝」,介紹包括稻種分類、稻株型態、台灣水稻耕作方式、育種制度、稻米變白米的故事、古早節慶中如何運用米食等內容,希望在面對生態優先、環保意識及糧食危機時,國人能因此學習尊敬土地,重視土地的生養休息及永續生命力的循環。
共同策展人農委會農糧署糧食經營科科長黃怡仁表示,米是我們的主食,農業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前人以「順應天時,愛惜土地,尊敬生命」的生活智慧,發展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米食文化,除了配合農耕發展出包括犁、刈耙、手耙、畚箕、鋤頭、風鼓、鐮刀、土礱、石磨等器具外,並配合歲時節慶,將「米」製成各式各樣的米食糕餅點心,敬天地、拜祖先祈求護佑,進一步與生命禮俗、歲時節慶相結合。
他表示,過去荷蘭殖民、明清統治及原住民的遷移等,為台灣這片土地分別帶來不同品系的稻種,日據時期曾統計台灣稻米品種約一千餘種,隨著歷年篩選及純化後,目前台灣仍保有數百種水稻種源。台灣地區栽培稻若依米粒糯性,可被區分為一般米及糯米兩類;若依米粒型態,則可分成長粒米、中粒米與短粒米三類;而依類緣與源起差異,則有印度型(或秈型)稻、中國型(或稉型、日本型)稻及爪哇型稻;若依對水份需求,則有水稻及陸稻之分。
配合展出台博館將辦理免費系列專題演講,10月16日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溫振華教授主講「台北盆地的犁墾、水利及稻作」、10月30日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小油坑管理站主任呂理昌主講「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探源」、11月13日知名美食作家王浩一先生主講「台南小吃裡的米食魔法」、11月20日財團法人紀念八田與一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兼財務組長陳正美主講「咱的祖先在這裡開拓美麗田園─嘉南大圳開發活化嘉南平原」、11月27日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賴明信主講「台灣稻米的研發」、12月11日前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謝明哲主講「營養好吃台灣新好米」、12月25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藥學術副院長楊玲玲博士主講「冬季米食養生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