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東歐天籟 63弦班多拉琴傳唱烏克蘭古謠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6/8/16 下午 03:56:36 / 文化藝術
擁有千年歷史的班多拉琴(Bandura),是現存最古老的撥弦樂器,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6、7世紀,是一種短頸、梨形、扁平背、重達7公斤的弦樂器,擷取魯特琴的外型、豎琴演奏法,樂聲近似大鍵琴與豎琴的融合,但琴韻更加幽婉動聽。
|
烏克蘭班多拉合奏團合奏時宛如山谷中迴響的天籟。(善淉藝術提供) |
演奏班多拉琴時,左手控制和弦及低音聲部音域,右手撥奏旋律,琴身擁有多達63條琴弦,可演奏跨5個八度的廣泛音域,它可以輕易轉調,足以演奏整場音樂會並與交響樂團一同演出。團員登台時均身著烏克蘭哥薩克浪漫主義時期的傳統服飾,一邊演奏班多拉琴、一邊歌唱烏克蘭民謠,真實重現1千年前的演出場景,合奏時宛如山谷中迴響的天籟。
15、16世紀時,班多拉琴被烏克蘭統治者及皇室貴族、哥薩克將軍視為瑰寶,所演奏的曲目大致涵蓋日常生活及諷刺歌曲,在日後皆被視為民俗歌謠、舞曲,其最傳統的音樂類型則是古老烏克蘭英雄史詩(dumy)的改編樂曲、地區民謠及歷史歌曲,民間則常由一群盲人流浪音樂家(kobzars)演奏。
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烏克蘭民族意識的抬頭,班多拉琴在外型與音色上皆有所演變,金屬琴弦漸漸取代原本的腸線,弦數和琴的體積也因應演出需要而增加,在與哥薩克人結合之後,又發展出許多特別的曲目,哥薩克人甚至設置學校來訓練班多拉琴師,而哥薩克人所建立的史詩傳唱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
班多拉被視為代表烏克蘭精神的民族樂器,在史達林統治的時代,為了怕烏克蘭的民族意識抬頭,進而想脫離蘇聯而獨立,曾經刻意打壓這個樂器的流行,企圖消弭烏克蘭根文化的成型,是以今日的烏克蘭人在演奏班多拉時,除了致力於傳承這古老的遺韻外,更多了一份民族的情感與自信。
烏克蘭班多拉合奏團曾造訪過美加地區、摩洛哥、模里西斯、留尼旺島、比利時、瑞士、法國、義大利等地,除了演出烏克蘭傳唱千年古謠外,世界民謠、現代流行歌曲也常出現在演出曲目中,挑選的曲目均充分表現班多拉古樂器幽婉動人的音色。9月14日合奏團將受邀於台北國家演奏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