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保健食品健康食品 應強化銀髮族正確選購食品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6/12/7 下午 08:50:13 / 消費資訊
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逾3成銀髮族分不清楚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差異,更有許多銀髮族有著罹患糖尿病絕不能吃甜的水果的迷思。
 |
消費者文教基金董事長陸雲(左)說明強化銀髮族正確選購食品觀念。(消費者文教基金攝影) |
消基會今日公布1,307位銀髮學員認知問卷前後測調查結果,前測問卷正確率為85.3%;後測問卷正確率為95.6%。分析結果發現,女性有較佳的食安認知程度;年齡愈大,食安認知程度愈低;教育程度愈高,食安認知程度愈高;居住地在北部的受試者,其食安認知程度較高。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罹患糖尿病的病人絕不能吃甜的水果」及「『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這兩者是相同的」這兩題,答題正確率均不到70%,應可做為主管機關未來強化教育宣導的參考方向。
消基會提醒銀髮族民眾,如何「聰明學習樂齡養生」的8個小技巧:
-
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改善進食少且易飽,而導致營養不良的狀況;
-
以豆製品取代動物蛋白質,可解決素食可能造成的營養問題;
-
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方便齒牙動搖的銀髮族咀嚼,以增加每日蔬菜攝取量;
-
每天吃兩份水果,但要注意控制份量,以免吃進過多的糖份。
-
限制油脂攝取量,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以免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
少加味精,銀髮族因味覺不敏感,常覺得吃東西索然無味,而大量加鹽或沾醬油,容易吃進過量的鈉,調味時應善用其他調味方法,如多利用有強烈風味的蔬菜佐料;
-
少吃辛辣食物,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銀髮族若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
-
白天多補充水分,晚餐之後就減少攝取,這樣就可以避免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