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普門品" 王心心反饋母愛譜長歌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1/12 下午 06:51:00 / 文化藝術
從樂舞南管到文學南管,南管音樂家王心心一路以來的表演與創作型式,不斷地將這個古老的樂種與當代發生交流與聯結,禪音系列不僅因緣於她個人的生命經驗,更反映她體會南管音樂允執厥中的定靜精髓。
|
心心南管樂坊製作最新作品《普門品》。(臺灣戲曲中心提供) |
在佛門諸聖中,觀世音是最早走入十方庶民中的一位,因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可說是普世最盛行的一品佛經,繼《心經》之後,王心心以反饋母親慈愛之心,譜寫此品,以簫、琵琶及三弦3種樂器,加上人聲合唱,成為一首南管罕見的長歌形式。
《普門品》是收於《妙法蓮華經》中的第25品,內容詳說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的事跡,故事形象具體,充滿人世的顛危苦厄,可說是白丁老嫗皆能朗朗上口的一品佛經。此次由舞蹈家吳素君擔任藝術總監及編導,一反去年《心經》極簡古典的舞台,此次塑造了一個凌亂頹廢,鷹架堆疊的末世場景,來表現眾生惶惶,觀音渡化的昇華境界。
王心心表示,從小就看到揹負沈重家計的母親,朝晚禮頌《普門品》,給母親無比的精神力量,年輕時僅以宗教視之,但年長之後「理解精神安定,遠離自我的貪瞋,樂於助人」即是菩薩的精神,王心心以反饋母親慈愛之心譜寫此品。在創作期間,她亦飽受摔傷,以及遭親人悖離的世情變化而心情忐忑起伏,「這應該是我人生的一段黑暗期」,這期間她除了譜曲之外,也日日勤以毛筆抄經,希望最終能跨越苦難,得觀世音啟發長智慧,亦能「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
她說,此次在音樂上希望跨越南管樂器的傳統演奏方法,使簫、琵琶及三絃音色更有表情變化,甚至讓樂器具有獨撐大樑的即興表現空間,但又不違背南管堅實的骨架音基礎,邀請3位國樂新秀加入,以求兼容並蓄,包括簫笛任重、康碧容、與三弦邱心依,在技法上都做了很大的調整。 而向來屬於小型演出的心心南管這次大膽邀請素人上台,緣自心心一次龍山寺聽善男信女的梵頌,深為感動,此次有22位來自各方的男眾女眾,這次將擔綱頌唸部份,使得這一個演出更具庶民色彩。
|
《普門品》是收於《妙法蓮華經》中的第25品,內容詳說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的事跡。(臺灣戲曲中心提供) |
擔任此次製作人的盧健英指出,歷代許多僧人、文人以及皇帝,都以讀經、抄經做為修行法門,書法家敬抄的佛經亦成為收藏精品,國立故宮博物院並授權提供館藏明宣德七年金泥寫本《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原版圖像,構成書法與南管融於一體的演出。而詩人許悔之除擔任上台說書人之外,亦貢獻親筆抄寫的《普門品》及《觀音菩薩讚》,配上王心心書寫的南管工尺譜,成為此次舞台獨一無二的字幕版本,手寫感十足,作品標題「心心‧念念」亦出自書藝家董陽孜之手。服裝由鄭惠中設計及製作,影像由王奕盛擔任設計,舞台及燈光設計王耀崇。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心心南管樂坊製作最新作品《普門品》,根據經文,以充滿層層堆疊,浪裡求生的戲劇性風格譜寫,將於1月13至14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首度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