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社會事件與在地文化 城市遊牧影展將開幕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17/4/21 下午 04:08:04 / 演藝動態
向來關注社會事件與在地文化的城市遊牧影展,近年均透過開幕片拋出現下值得反思的社會議題,並將閉幕片保留給最能代表台灣文化精神的新銳創作。
|
《再見地下布魯克林》透過紐約獨立音樂空間熄燈事件,映照獨立文化的生存困境。(城市遊牧影展提供) |
今年開幕片《再見地下布魯克林》(Goodnight Brooklyn),透過一段紐約地下藝文空間的熄燈輓歌,反思高速都市發展的延伸問題與獨立文化的生存困境,映照出城市角落「仕紳化」所引發的文化困境。「每個偉大的都市都要有像Death By Audio這麼酷的地方,沒有的話,你應該開一間。」由「紐約最吵的樂團」A Place to Bury Stranger主唱暨吉他手Oliver Ackermann創立,從製作知名吉他效果器的破舊倉庫到蘊育地下音樂的溫床,Death By Audio曾是一個屬於樂手、歌迷、藝術家、社會運動者的烏托邦。然而大企業嗅到商機後紛紛進駐,街角的唱片行轉眼成了萬惡連鎖咖啡廳,書店、唱片行紛紛倒閉,曾盛讚「Death By Audio是布魯克林最怪的音樂場地」的Vice Media竟然要收購Death By Audio的空間作為辦公室。熄燈前倒數數週,反收編的人們藉音樂衝撞資本主義,以塗鴉渲洩滿腔憤怒,用最熟悉的姿態向聖地道別,《再見地下布魯克林》正猶如一段向消逝獨立精神致敬的輓歌,更獲得SXSW最佳評審團大獎提名。
|
《漢字》透過中文字美學觀察設計思考與文化認同。(城市遊牧影展提供) |
《漢字》(Hanzi)為曾憑藉「自造世代」入選CPH:DOX的導演蔡牧民及製作團隊的最新作品。持續聚焦於設計與思考的他們,這次透過對「中文字」的探索,展開一段關於國際設計、視覺文化和身份認同的深度討論,不僅透徹觀察文字設計,也探討了語言如何塑造身份,以及「手寫字」在數位時代所處的角色。本片橫跨3大洲的拍攝,遍訪美國、英國、香港、日本跟台灣等地與中文字有關的大小人事物,包括Chineasy創辦人薛曉嵐、著名的日本字體設計師小林章、中文字體設計師柯熾堅,以及世界上最後一個中文鉛字鑄造廠日星鑄字行。《漢字》意圖能為我們的語言和身分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並讓其他文化背景的語言使用者,獲得更多對於自身語言文化的洞察與思索。
第16屆城市遊牧影展將在5月11日至21日於西門町真善美戲院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