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機票個資外洩被騙52萬 消基會呼籲民眾小心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4/24 下午 08:44:36 / 消費資訊
消費者因個資外洩遭詐騙事件曾出不窮,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表示,今年3月12日起,全台陸續傳出假冒華信航空客服電話詐騙案件,受害人數持續增加,其中有名陳小姐向消基會申訴一日被騙逾52萬元,請求華信航空賠償她的財物損失,華信航空卻稱自己也是受害者,不願賠償。
受害人陳小姐今天透過電話指出,她是今年2月12日,在華信航空官方網站購買2張台北至台東單程機票,刷卡支付新台幣2,932元,沒想到3月22日下午接到自稱是華信航空客服的來電,告知因作業人員的疏失,誤將她的付款設為12期自動刷付,導致她的銀行帳戶每月將被自動扣款2,932元,連續12期,要她授權銀行配合辦理,取消該自動付款的設定,以免被無故扣款。
這名自稱華信航空的客服人員,一開始便與陳小姐核對個人資料,包含姓名、電話、e-mail、購買商品、金額、購買日期、搭乘航班、班次時間和日期、付款方式、信用卡卡號及發卡行等資料,都正確無誤,相當有耐心,陳小姐便按照詐騙集團指示至ATM操作,結果一日之內被詐騙高達52萬多元。
消基會表示,華信航空難辭其咎,在通報當事人方面,華信航空動作太慢,因為165防詐騙專線,自3月12日接獲第一起民眾舉報冒用華信航空詐騙案件後,隔天即通知華信航空客服部,提醒華信航空加緊聯繫消費者,陳小姐卻在自己被詐騙的第6天,也就是3月28日,才收到華信航空的簡訊,距離165反詐騙首次通報華信航空已達15天,為時已晚。
消基會說,主管機關應確實依個資法第48條規定查處裁罰,從重判賠,才能提高企業資安意識,因為我國個資法上路以來,還未曾出現個資外洩的團體訴訟案件,但在日本和韓國早已出現一些案例,使企業面臨高額求償。
華信航空堅稱查無任何人員有疑似洩露旅客個資之不法情事、公司系統安全無虞。但依法需證明其已採取適當安全維護措施及事項,否則被害人即可請求華信賠償500元至2萬元金額。至於進一步遭詐騙52萬元,若法院認定華信違反即時通知義務,與陳小姐遭詐騙間有相當因果關係,亦有可能需負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