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界年度重要盛事 科技部學術研究獎項榮耀頒獎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6/26 下午 08:19:14 / 卓越菁英
科技部今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共頒發105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獎」1名、「傑出研究獎」73名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0名,科技部長陳良基親自頒發紀念獎座(牌),共同見證我國學研界的傑出貢獻。
|
科技部長陳良基與傑出研究獎獲獎者大合照。(科技部提供) |
這3個獎項是我國學研界獎勵傑出研究貢獻的重要榮譽之一,每年舉辦的頒獎典禮亦是學研界盛事,讓這114名優秀研究人才齊聚ㄧ堂,彰顯獲獎者的榮耀並分享得獎喜悅,亦希望透過經驗的薪火相傳,讓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持續成為臺灣提升社會經濟、民生福祉及產業發展的力量。
這次頒發3種獎項中,「傑出研究獎」自75年起設置,以鼓勵及表揚學術或產學研究成果傑出之人員,另累獲傑出研究獎3次以上人員並執行特約研究計畫期滿時,頒給「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獎座。「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則是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由科技部主動遴選年齡在42歲以下之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級以下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研究表現優異者。上述各類獎項以學術年齡來看,囊括了老中青三代,深具濃厚的傳承氣息。
科技部表示,105年度「傑出研究獎」獲獎人中,被國際間譽為「高熵合金之父」的葉均蔚,他的研究歷程或許就是大多數研究者的寫照。一開始是從「用這個方式說不定能造出新的合金」,受到許多人潑冷水「如果可行早就有人做了」,接著踏上孤獨而漫長的研究之路,終於慢慢累積出更多成果,最後發現了高熵合金的基本理論,開創出「金屬調合」的新領域,讓人類現在生活上用到的高硬度、耐腐蝕等合金,未來可能因為材料特性的突破變得更好用。
大部分的科學研究就是如此,研究者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為更了解世界運作的真理,或證明自己的創新想法,而默默努力、嘗試錯誤、持續打底基礎。一旦累積了足夠的研究成果,不僅更了解世界如何運作,證明自己的創意可行,甚至可以將研究成果應用並解決人類生活上的問題,創造出研究的多元價值。
|
陳良基與吳大猷先生紀念獲獎者大合照。(科技部提供) |
科技世界的競爭以摩爾定律驅動,每一世代就是一個倍數的成長,如此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科技研究必須要不停「創新思考」、「以終為始」,才能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科技部為使豐碩的科研成果可以回應社會期待並創造多元價值,現正廣泛搜集學研界意見,研擬調整本部傑出研究獎之獎項類別名稱、內涵與獎額數,希望讓不同類型的學研貢獻都能獲得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