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中正紀念堂轉型社會討論 今日展開首場願景工作坊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17/12/3 下午 07:10:12 / 文化藝術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今日一整天在中正紀念堂的教室展開第1場的願景工作坊,1場由文化部邀請專家學者,其餘3場由全民參與式討論進行,今日首場對圍牆及動線改變較有共識,堂體及銅像去留即如何轉型仍待評估。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今日一整天在中正紀念堂的教室展開第1場的願景工作坊。(文化部提供)
 今日首場到場參與審議者22人,來自不同的年齡層、背景、居住區域,有16歲的高中生、中年的外省第二代、76歲的受難者,最遠來自屏東,也有住在附近的居民,與會者多認同過去歷史發展各有不同的認識,大家要尊重不同聲音及意見,一起面對空間轉型和轉型正義,看向和解共生的未來。

 上午首先邀請3位講者分享討論面對歷史和使用空間的各種可能性,包括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謝明達,提供多樣資訊及思考觀點。白色恐怖受難者黃溫恭女兒黃春蘭分享成長歷程的傷痕,現場也播放事先採訪內容的影片,由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闡述自身生命故事。

 參與者也向講座提出很多問題,包括圍牆拆除後對於居民是否更為便利,路名及建物名稱去中正化後是否確實可撫平受難者家屬傷痕,空間使用如何突破既有限制等。

 下午場次則由參與者分成4組討論90分鐘,年長者與年輕人、不同背景立場者直接對話互相傾聽,最後分享各組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看法,包括對於圍牆的改變較有共識,也討論堂體、銅像移除的問題;從整體都市計畫區域空間,提出更大膽的規劃;建築、顏色、名稱都可以更改,需更加考慮周邊居民使用及平權友善利用的可能;會中也有參加者提到,具體轉型變更方案應說明所需預算及財源。

願景工作坊僅在網路直播,幾組討論內容聲音重疊不清,並不開放媒體採訪,頗受質疑。(文化部提供)
 整場討論眾人對歷史的認知與理解分歧,無法取得共識,且僅在網路直播,幾組討論內容聲音重疊不清,並不開放媒體採訪,頗受質疑。

 文化部社會討論計畫包括4場願景工作坊、2天預備會議及3天正式公民會議。此次依照國際上審議式民主作法,邀請一定人數範圍的公民,透過經驗分享及討論互動提出意見。

 4場願景工作坊的結論,將作為預備會議課程的依循,以及公民會議陪審團討論的基礎。未來提出修法草案,也會擴大召開公聽會參與。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採訪:麻念台 日期:2017/12/3 下午 07:10:12
關鍵字: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公民會議,網路直播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