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藝術節嚎哮排演爆笑演出"太空救援.果頭計畫"
新網記者林彥才台南報導
2018/3/20 下午 01:26:38 / 文化藝術
以整座城市為舞台的臺南藝術節「城市舞臺」系列,不同於正規劇場的演出,歷年來都以臺南各地的非正規場地作為特色,激發表演藝術團隊滿滿的創作能量。
|
臺南藝術節「城市舞臺」系列首場演出嚎哮排演帶來的《太空救援:果頭計畫》。(臺南市文化局提供) |
今年「城市舞臺」第1場演出,將於本月23日於321巷藝術聚落199號「台南人戲花園」登場,由嚎哮排演帶來《太空救援:果頭計畫》,讓原本的日式老宿舍,搖身一變成為復古科幻風格的太空場景。
《太空救援:果頭計畫》啟發自荒謬戲劇經典《等待果陀》,以嚎哮式的快節奏語言、喜鬧劇風格全新打造,經典與當代的胡鬧混種,帶來前所未有的嶄新體驗。舞臺設計諧擬60年代的科幻風格,看似身處科技發達的未來,卻又處處充滿陽春的復古感。劇情則描述兩名失去記憶的太空人,無端被丟置在一個荒蕪的星球上,等待著一場彷彿永遠不會到來的太空救援計畫。
「等待是我這輩子做過最積極的事!」在一片荒蕪的星球上,兩名太空人林馬豪和崔蕭似乎正就著一些無聊的事情進行討論。眾人對他倆所知甚少,因為他們講話總是顛三倒四,確切能夠知道的,只有他們似乎正在等待著一場彷彿永遠不會到來的太空救援計畫,該計畫名為「吃果子拜樹頭」,因而簡稱「果頭」。
這部作品啟發自荒謬戲劇經典《等待果陀》,嚎哮排演以即興創作方法,重新翻轉成臺灣語境,打造通俗版本的「果頭計畫」。在瘋狂又荒謬的「等待」人生中,呈現「厭世代」、「魯蛇」的社會處境。
曾獲臺北藝穗節諸多獎項的嚎哮排演,2011年由黃建豪、蕭東意兩位演員組成,2015年後加入編劇王健任;團隊擅長以即興創作手法,發展臺灣劇場少見的情境喜劇形式,並將這樣的氛圍帶給觀眾,成團至今已累積9部作品。
|
《太空救援:果頭計畫》啟發自荒謬戲劇經典《等待果陀》。(臺南市文化局攝影) |
該團透過不斷顛覆日常邏輯以達到高度的娛樂效果,在演出現場更常隨著觀眾反應,自然有機的喜劇表演,不時有靈光乍現的即興演出,在插科打渾、無厘頭的笑鬧中,演繹當代社會荒誕怪奇的人生景況,讓劇場成為一個笑聲不斷的歡樂場所。
本次演出自3月23至25日,詳情可上
臺南藝術節網站《太空救援:果頭計畫》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