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糖鐵議題 西港護鐵青年赴總統府及兩部會陳情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0/2/5 下午 02:10:12 / 文化藝術
為台灣糖業鐵道文化資產發聲,台南西港在地民間團體「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今(5)日模仿戒嚴時期台糖「反共抗俄宣傳列車」,駕駛一台「返鄉抗惡台糖鐵路保護列車」敲鑼打鼓前往總統府、內政部與文化部陳情,希望蔡英文政府與民進黨能夠正視西港線與整體糖鐵文資價值,不要中央跟地方不同調,部會間溝通不良:文化部想保留,台南市政府已經破壞;文化部建議變更成兩線道景觀道路,以保留最多糖鐵遺構,南市府跟內政部卻都說要維持四車道外環道路設計。
 |
台南西港在地民間團體「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陳情。(堀仔頭藝術生態村提供) |
自救會要求內政部公開說明無法變更為兩線道景觀道路的理由,而文化部應說明目前「南北平行預備線」文化景觀提報案的審理進度;啟動《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0條,即刻指定南北線為暫定文化景觀;依照文資法第7條規定,委任地方政府定期巡查糖鐵遺構;招開跨部會公聽會,定期討論西港糖鐵以及南北線的整體保存活化議題。
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黃子芸表示,西港外環道議題除了是台灣整體糖業遺跡的文化資產議題,造成今天局面的緣由更是來自浮濫且沒有必要性的徵收及開發,導致對我們的文化資產及日常生活造成迫害。西港的外環道的開闢施工已對西港糖鐵產生危害,所以要求中央部會應要求台南市政府立即停工,停止危害的繼續擴大,並以跨部會且公開民眾參與的方式,討論解決方案。
自救會會長鄭敦哲指出,近兩、三年來因為台南西港外環道開闢爭議,民間團體創台灣文化資產史上最大規模跨8縣市文化景觀提報案件,使得原本鮮為人知的台糖南北線鐵道文化資產受到廣大重視,也讓「文化路徑」這一個文化保存概念首次被套用在台糖鐵路龐大的工業遺跡上進行討論。文化部發下地區性以及全面性調查研究預算,其中民國108年4月結案的「南北平行預備線文化資產體系與價值研究」發現西港糖鐵為南北線上最南邊保留最完整的遺址,可重現當時糖鐵作業情況,相當具有發展潛力。
然而,依照《文資法》第61條,受理提報案後6個月內需進行審議,南北線提報案於民國107年9月提報至今,期間經過鐵道清查作業與價值研究調查,已逾28個月,卻仍未見審議結果,民間團體因此要求文化部公開南北線提報案審議進度,並依《文資法》第20條,在目前西港糖鐵兩次被嚴重破壞的情形下,已屬緊急情況,請文化部即刻指定南北線為暫定文化景觀,並啟動咎責機制。再者,在南北線提報案之後,不僅現在受到注目的西港線鐵道,台南、嘉義、雲林等地陸續發現南北線鐵道設施被破壞的情形, 文化部應依照《文資法》第7條規定,積極委任地方政府進行南北線之“調查、保存、定期巡查及管理維護事項”,保護現有珍貴文化資產,避免遭到進一步破壞,並定期招開公聽會,邀集內政部、經濟部、台糖公司、交通部觀光局、教育部、地方政府、民間團體等相關單位一同研商台灣糖業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
 |
為台灣糖業鐵道文化資產發聲,西港護鐵青年赴總統府陳情。(堀仔頭藝術生態村提供) |
台南在地團體能盛興原生種復育協會從民國107年底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進行「西港糖鐵清查影像紀錄與歷史考察計畫」,訪問31名糖鐵員工、在地居民與專家學者,閱覽上千筆文獻,去年底(108年)完成西港糖業紀錄片「咱的鐵支路」,以口述歷史片段串起西港以及台灣糖業歷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西港糖鐵的歷史在不同受訪者口中,也延伸出許多不同的解讀意義:它見證了西港的發展、經歷白色恐怖威權統治時期帶領台灣經濟起飛、是台灣交通史上重要的一頁、具有國防意義的戰備鐵道等。紀錄片目前正進行巡迴放映,西港在地兩間中學:西港國中與港明中學都將紀錄片納入歷史課程補充教材,諷刺的是,在這段期間,西港旗站週邊部分鐵軌與重要鐵道設施,再度因外環道路工程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