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推出今年滿100歲藝術家紀念網站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20/7/24 下午 06:34:33 / 文化藝術
您知道2020年有哪些華人藝術家滿100歲了嗎?國立歷史博物館秉持「修館不休館、防疫不妨藝」的精神,今年推出
「2020世界華人藝術家百年身影」主題網站,介紹1921年出生,今年正好滿100歲的18位前輩藝術家。
|
筆下的《碧潭》。(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
這些年滿百歲的前輩大師,精擅的創作表現相當多元。諸如臺灣前輩攝影家陳耿彬、抽象藝術大師趙無極,建築、繪畫雙料才子陳其寬,畫梅名家蔣青融,臺灣美術教育推手李德,畫荷大師張杰,以及字體自成一格的書家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等。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藝術領域,但同樣都對藝術充滿熱情與執著。
|
墨色的波紋則取自抽象藝術大師趙無極《水墨畫》中的墨點。(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
數十年來,史博館與無數藝術愛好者分享各式各樣經典的展覽;長期在地深耕,陪伴臺灣民眾親近藝術。今年為了紀念滿百歲的前輩藝術家,特別設計網站,為大師歡慶百歲,特別設置「史博珍藏」單元,精選館藏繪畫數量最豐、深受東方藝術傳統藝術薰陶,卻另闢蹊徑,畫作別具現代性的4位畫家楚山青、趙無極、蔣青融、張杰,引領觀眾解讀他們的創作生涯與藝術成就,共同向今年滿百歲的華人藝術家致敬。
楚山青(1921-2005),本名任國強,1921年生於中國貴州。1945年考取國立杭州藝專,就讀藝專期間,曾受業於潘天壽、李可染、黃賓虹、吳茀之、趙無極等繪畫大師。1948年,楚山青來臺,先後任教於岡山中學與臺北商職,教學期間也繼續學習素描、水彩、油畫。1957年,辭去教職,專心從事創作。1958年開始,相繼受邀於中華、龍門、唐窯、漢唐等陶瓷廠擔任設計繪圖工作,前後近三十年,是臺灣陶瓷彩繪的常青樹,對於提升我國陶瓷設計美感卓有貢獻。楚山青的繪畫題材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筆墨簡練,頗能掌握描物象的神韻。他曾榮獲1957年的全省教員美展國畫首獎,以及1979年中國畫會金爵獎。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他由傳統繪畫中另闢蹊徑,以嶄新的面貌崛起於臺灣畫壇。2006年,本館曾為其舉辦「楚山青紀念畫展」,並出版圖錄。
|
前景盛放的紅色梅花、梅樹古樸的枝幹出自畫梅名家蔣青融之《水墨梅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
趙無極(1921-2013),1921年生於中國北京(一說為1920年生),後舉家遷往上海,自幼從祖父學習書法,影響其藝術創作甚鉅。15歲時,趙無極進入國立杭州藝專就讀。1948年,他為了尋求藝術的解答,前往巴黎。創作初期,趙無極深受西方現代主義、印象派與表現主義畫作影響。移居巴黎後,其創作開始轉向抽象風格,對甲骨文深感著迷。1957年,趙無極首次踏上紐約,獲邀成為美國知名畫廊Kootz旗下的藝術家,並嘗試以更大膽的創作風格來回應Paul Klee等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的作品。1960年代以後,趙無極重拾水墨,創作出融合中國傳統及西方抽象概念的作品。趙無極晚期的作品,超脫了早年畫作中以力量和動感為主的風格,聚焦於探索色彩,整體構圖更為空靈寧靜。他被視為最傑出的華人抽象畫家之一。1983年,曾於本館「國家畫廊」舉辦個展,同年出版《趙無極畫集》。
蔣青融(1921-2015),又名峨誠,1921年出生於中國湖南常德,1945年考入國立南京美專師範系,1949年隨國軍來臺,一開始於聯勤軍用汽車廠擔任雇員,之後先後於淡水初中、高雄小港初中擔任美術老師。蔣青融特別喜愛梅花的冰清玉潔、堅毅不屈,1960年代他因愛梅、畫梅定居嘉義縣梅山鄉,同時於梅山國中擔任美術老師。退休之後,隱居梅山晚晴畫室專心作畫。蔣青融畫梅數十載,他長期近距離欣賞、觀察梅花的各種樣貌,故其筆下描繪的梅花,姿態生動、別具墨韻,不同於傳統國畫的梅花,以「蔣氏梅花」獨樹一格。蔣青融耕耘畫壇數十載,作育英才無數,是臺灣美術教育的先鋒,本館黃光男前館長、知名國畫家蘇峰男都曾受教於蔣氏。
|
張杰的《奇峰連綿》畫出荷花的姿彩。(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
張杰(1921-2016),祖籍中國浙江定海,出生於上海,1948年畢業於中國江蘇丹陽正則藝專,同年來臺,曾於多所高中擔任美術老師,後辭去教職專職從事繪畫創作。張杰擅長水彩,創作題材廣泛,包括:風景、人物、靜物、花卉等,尤以畫荷著稱,享有「荷花大師」的美譽。他的創作融合了東西方的媒材與技法、傳統與現代的繪畫語言,以畫筆表達對生命的真誠頌讚。張杰曾在國內外舉辦過近百次畫展,並三次參加巴西聖保羅藝術雙年展,於1963年獲得榮譽獎。此外,1967年他亦榮獲中國畫學會水彩畫金爵獎,1975年曾於本館舉辦荷花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