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臺灣美術史 臺師大"啟蒙"展揭示百年美術教育大業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1/4/30 下午 07:16:17 / 文化藝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臺灣藝術與設計的發源地,近百年來在此任教的大師輩出,為臺灣藝壇灌注深厚養分,更對臺灣美術史及美術教育貢獻卓著。師大美術館啟動階段性營運,即日起舉辦《啟蒙》展覽,展示臺北高校和省立師院時期的19位前輩藝術家史料檔案、教具畫稿與藝術作品等50多件珍貴展品,展出至6月12日止。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大美術館舉辦《啟蒙》展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提供) |
臺師大致力推動大學美術館的設置,使美術館成為研究、發展、教學最創新的支持體系,同時期許誕生於21世紀的臺師大美術館,成為面向城市的美感平台,以宏大的視野為多元觀眾提供服務。校長吳正己表示,明(2022)年臺師大將迎接百年校慶,值此歷史性時刻,師大美術館的成立,加入建構臺灣美術史的文化大業,同時也將逐步耙梳百年歷史長河中,臺師大在美術教育啟蒙大業上的點滴與紀錄。
師大美術館以從1922年到1955年期間臺北高等學校和省立臺灣師範學院的史料檔案、教具畫稿與藝術作品為媒介,策畫《啟蒙》展覽,從頭說起臺師大對於臺灣美術與教育啟蒙百年大業的故事。從師生們校內外之教學內容與創作活動,挖掘探究師長與前輩藝術家們一路以來所建立的教育傳統、師承脈絡與創作風格系譜。
一樓主題「臺北高校與臺展」主要展出珍貴歷史文件,臺師大校園於日治時期前身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以培養國家社會菁英為目的,同時承襲日本舊制高校學風,崇尚「自由、自治」,也不經考試直升帝國大學,學生得以自我興趣為發展方向,增進博學素養,在師長們倡導薰陶下,校內外文藝活動蔚為風尚,發表於《翔風》、《臺高》、《翠榕》等校園刊物上。
而圖畫科教師鹽月桃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勇於發揮創意思考,重視戶外寫生活動,藉以身體力行,任教美術課程之餘,自身亦熱衷創作,旺盛的創作活力亦見於美術相關設計,並多次深入探訪臺灣各地,旅行寫生,當時總督府遞信部為推展臺灣觀光旅遊,還委託他設計各地代表性的風景名勝紀念戳章。
鹽月桃甫也是首位將油畫技術與素材引入臺灣的畫家,1927年他和石川欽一郎等人倡議下,當時臺灣總督府指派臺灣教育會主辦「臺灣美術展覽會」,後改由臺灣總督府文教局主辦「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臺展、府展孕育了本島第一代畫家,無形中提昇了藝術家社會地位。他在美展中長期擔任西洋畫部審查員,始終強調臺灣美術不必一味追隨日本繪畫潮流,應走出特有的在地風格。
鹽月在臺北高校致力培養具有欣賞或研究藝術能力,使其成為美術理解者,並能將美術課習得的自由思考及創造力,應用於其他領域的學術研究方面,從第一屆臺展到第六屆府展的入圍名單,時時看到臺高學生身影,可見臺高博雅教育理念鐫刻在學生的生命中,藝文創作成為他們自我實踐的重要表現方式。
二樓主題「英才匯聚」為水墨作品與互動區,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由日治時期進入中華民國時期,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6-1955)承繼原本臺高設備,開辦圖畫勞作專修科,次年(1947)轉設藝術系,以四年制學士專門培養中等學校師資。
師院匯聚臺灣本土與大陸遷臺等優秀藝術家,莫大元、黃君璧、溥心畬、孫多慈、黃榮燦、金勤伯、林聖揚、朱德群、趙春翔、鄭月波、胡念祖、袁樞真、吳詠香等先進,帶入中國畫傳統融合西方美術表現的手法;陳慧坤、林玉山、廖繼春等出生於臺灣、留學日本的「本土」畫家所提倡的東洋畫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這兩股勁流激盪、重塑、凝聚而成多元的創作與教學面貌,為師院藝術系甚至臺灣美術發展史開啟蓬勃新頁。
三樓主題「藝術家養成」則呈現藝術家的西畫作品,省立師院培育中等教育師資,但藝術系師長們教學之餘,才華與熱情洋溢、創作不輟,進而相繼活躍於海內外畫壇,如受現代藝術思潮影響,以抽象繪畫表現為主的朱德群、趙春翔、胡念祖、林聖揚;以及強調寫景重要性的廖繼春、陳慧坤、袁樞真;在師院大放異彩、拋磚引玉加持下,1950年代後,各大專院校相繼設立美術系所,臺灣美術教育逐漸進入遍地開花、百家爭鳴的時代。
|
《啟蒙》展覽現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提供) |
本次展覽受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等諸多館所及多位收藏家協助,商借多件藏品供展出,厚實展覽內容,尤其被譽為臺展3少年的林玉山《雙虎圖》借自史博館,更是代表作之一。此外,本次展覽更從師大美術館近3千件的典藏品中,精選師長作品包含首位獲頒法蘭西學院終身院士、旅法藝術家朱德群捐贈師大的《奇妙之光》等,串起《啟蒙》所構思的展覽敘事,以及1922年至1955年臺師大美術教育精彩的一段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