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2度停演 薪傳歌仔戲劇團"昭君.丹青怨"國家戲劇院再現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2/3/22 下午 06:04:02 / 文化藝術
改編自歌仔戲內台劇目《昭君‧丹青怨》,由薪傳歌仔戲劇團藝術總廖瓊枝監口述,戲曲教授蔡欣欣執筆,聚焦於王昭君自繪的3幅丹青畫像,如何左右了她一生命運。本戲如同王昭君多舛的命運,曾因疫情兩度停演,本次將是第3度「昭君進宮」,3月26、27日在國家戲劇院登場。
|
薪傳歌仔戲劇團藝術總監廖瓊枝今年如願帶領劇團演出《昭君.丹青怨》進國家戲劇院。(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
王昭君的故事,從內台時期就是連演10天的大戲,製作人兼編劇蔡欣欣提到,這次在重新剪裁的時候,特別保留了內台時期的經典範式,觀眾將看到經典場面如「出塞陽關」、「灞橋送別」等,也透過「昭君撕畫」的情節設計,表達對男權主義的抗爭。
|
製作人兼編劇蔡欣欣提到,這次加入了「昭君撕畫」的設計,象徵對男權主義的抗爭。(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
這次製作堪比當年內台演出規格,邀請黃金陣容共同合作。由王友輝跨界執導,王奕盛擔任舞台與影像設計,戲曲導演劉冠良說明「王昭君的故事將從一場夢開始,最後也結束在夢境當中,並透過她自己描繪的3幅丹青畫,串連起昭君與漢王、單于情愛糾葛的一生傳奇」。
|
戲曲導演劉冠良在戲中融入蒙古舞蹈,營造昭君出塞來到匈奴國的異地氛圍。(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
這齣戲在音樂設計上富有巧思,演出樂隊多達17人,是相當大的編制。音樂設計周以謙、陳歆翰、郭珍妤透過不同風格的音樂變化,鋪敘王昭君跌宕多舛的人生境遇。古曲〈陽關三疊〉作為主題音樂,為著名場面「昭君出塞」創造耳目一新的聽覺印象,並隨情境流轉貫串全劇。上半場以漢朝宮廷音樂為背景,融入歌仔戲耳熟能詳的傳統曲調,也凸顯薪傳演員唱腔功力;下半場昭君出塞,進入匈奴單于的國度,以蒙古舞曲入樂,呈現遊牧民族的異國風光。從舞台、影像到音樂設計,各方面創造新穎的視聽效果,滿足觀眾耳目。
《昭君‧丹青怨》原定於2020年於臺北首演,遇到疫情不得不取消演出,未想2021年於國家戲劇院裝台首日,卻遇疫情再度升溫,劇組只得拆台離開。藝術總監廖瓊枝特別感謝,所有支持薪傳的觀眾買票又退票,又再次買票,甚至將停演的票款捐助劇團,如今才能順利將昭君送進國家戲劇院,也一圓她多年來的心願。
|
《昭君.丹青怨》劇組人員合影,自左至右為江亭瑩(飾漢王)、兩廳院藝術副總監施馨媛、製作人兼編劇蔡欣欣、藝術總監廖瓊枝、張孟逸(飾王昭君)、古翊汎(飾單于)、戲曲導演劉冠良。(薪傳歌仔戲劇團攝影) |
本作去年首演時,獲台新藝術獎季提名,張啟豐評論「戲曲表現唱演雙美,表現精彩,影像極富意境,切中主題;實乃現代劇場王昭君戲曲罕見豐美之作」。本作也獲得第32屆傳藝金曲獎戲曲類六項入圍,最後獲「最佳音樂設計」獎項。《昭君‧丹青怨》製作規模宏大而精緻,加上實力堅強的演出陣容,是一齣不容錯過的壓箱好戲,歡迎觀眾進劇場一同欣賞這齣古典優美的歌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