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與中央銀行共同合作"錢塵往事"古錢幣線上特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3/7/3 下午 04:59:03 / 經史子集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本(112)年與中央銀行合作,展出史博館從遠古到清末的錢幣、銀錠與銀元等計50件珍貴館藏圖像,共同策劃「錢塵往事」古錢幣線上特展,自7月3日起,於
中央銀行券幣數位博物館上線,民眾將不受時空限制、可隨時隨地上網觀賞這項展覽。史博館因其館藏貨幣類文物數量眾多,被譽為「最有錢的博物館」,此次線上展覽的精采可期。
|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梁永斐(左)與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鄧延達合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
本項特展規劃為「遠古貨幣」、「歷代法幣」及「邁向銀本位」等3大單元,第1單元為遠古貨幣,展示夏商時期的貝幣及春秋戰國的布幣、刀幣與圜錢;第2單元為歷代法幣,展示秦半兩、漢五銖及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所發行的通寶;第3單元為邁向銀本位,展示銀錠、元寶與銀元等代表邁向銀本位制的貨幣。
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表示,史博館本次以數位圖像方式展出的50件錢幣館藏,年代橫跨數千年,在造幣史上,極具代表性。其中一件亮點是《方足布》,隨著人們交易需求的擴增及金屬加工技術的進步,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金屬幣;由於當時群雄分立稱霸,各自參考不同的青銅工具,而發展出鏟形(布幣)、圓形(圜錢)、刀形(刀幣)等不同形式的錢幣。布幣製作發想的靈感可能來自於農具的鏟型,不但是最早的人造貨幣之一,且其造型方正穩重,易於辨識,可說是今日各式錢幣的老祖宗。
有趣的是,現代社會也能在金融相關機關、銀行的企業形象圖騰看到這些遠古貨幣型態的蹤跡,如央行、臺灣銀行及財政部的識別標誌(Logo),就是以布幣的形式來進行視覺設計,在文化意涵來看,他們也反映出相關機構性質及業務的特徵,訴說了圖像背後的脈絡及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央行的Logo便採用了「方足」「布」幣的造型,相當吸睛。
另一件館藏亮點是《崇寧通寶》,從唐高祖李淵鑄造第一枚「開元通寶」起,以「通寶」或「元寶」為錢幣定名的習慣延續至民初,長達千餘年。通寶在唐中期後,逐漸發展成為年號錢(新君登基,即發行以其年號為名的通寶)。而到了宋朝,錢文甚至還由皇帝親筆撰寫發行,被稱為「御書錢」。這枚「崇寧通寶」,可是由宋徽宗以他聞名於世的瘦金體所書寫的,昔日庶民兜裡成串使用的零錢,在今日卻成為藝術珍品。
史博館豐富的貨幣典藏記載貨幣的歷史,反映了文明的興衰。古幣不僅是先民日常交易的重要媒介,也承載錢幣鑄造當時人們的歷史觀、文化觀、經濟觀與政治觀,是研究歷史的珍貴佐證。史博館擁有豐富多元的貨幣收藏,就時間向度而言,橫跨先秦至民國成立後,在地域分布上則涵蓋海內外。史博館透過這次與中央銀行的跨域合作,攜手回望「錢塵往事」,期待讓民眾在觀賞古幣多樣美感的同時,也得以懷想錢幣背後的歷史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