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天文團隊觀測行星胚胎形成關鍵步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2/5/31 下午 03:53:21 / 天文地理
由我國學者主導的國際天文團隊,觀測到初誕生恆星周圍形成原始行星的證據,成果將刊載於6月1日出版之《天文物理期刊》。
|
中央大學天文所團隊參與國際「Young Exoplanet Transit Initiative觀測計畫」(簡稱 YETI),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圖為中央大學天文所研究生胡佳伶(中著淺紫外套)與指導教授陳文屏(前排著紅外套)與國際觀測團隊在德國天文台合影。(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提供) |
中央大學天文所研究生胡佳伶以及指導教授陳文屏,利用鹿林天文台1米和40公分望遠鏡,搭配國際其他望遠鏡數據,取得重要成果,將有助於讓我們對行星的形成,有更進一步認識。
中央大學天文所指出,太陽、地球以及其他行星、衛星來自太空某團雲氣,由於自身萬有引力收縮,導致旋轉越來越快,成為扁平形狀。雲氣由氣體與塵埃組成,收縮後溫度升高,最中央部分最終形成太陽,內部進行核子反應,產生光與熱。周圍盤狀雲氣當中的塵埃彼此凝集,逐漸變大成為小行星、行星。
換句話說,行星是形成恆星的副產品,太空中應該有很多行星。天文學家的確在「嬰兒時期」的恆星周圍,觀測到由塵埃構成的盤狀結構,另方面則在「已經成年」超過數百顆恆星周圍找到具體成形的行星。
胡佳伶任職台北天文教育館,這個研究是她就讀中大天文所的碩士論文內容,中大團隊參加由國際天文台觀測網,監測 Trumpler 37年輕星團,年齡只有約400萬年,希望利用「掩星」方式,也就是行星運行到恆星前方所產生的亮度變化,來偵測行星存在。
但是胡佳伶在分析資料時,發現編號為「仙王座 GM」這顆星球的亮度有奇特的變化方式,它大約相隔1年,會變暗長達1個月,這是前所未見的現象。
陳文屏指出,原來想找行星沒有找到,卻意外偵測到可能是行星胚胎形成的首要步驟。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行星形成的關鍵,就是恆星周圍的塵埃盤開始變得不均勻。在很多年輕恆星周圍可能也有類似現象,值得繼續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