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愛心援手幫助偏鄉慢飛天使健康成長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報導
2013/5/2 下午 04:31:02 / 公益慈善
發展遲緩兒的學習成長常處於資源弱勢,偏鄉的慢飛天使家庭更是弱勢。伊甸基金會希望社會伸出援手,讓慢飛天使健康成長。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今天公布全台灣首次針對偏鄉發展遲緩兒童的生活需求問卷「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資源現況調查」,發現偏鄉早療家庭有4大項「最遙遠的距離」,包含缺乏大型醫院、幼教環境堪慮、鄰里同儕歧視及低收入卻須背負龐大育兒開銷。
就讀小學2年級的小碩,一出生就顎裂,左右臉嚴重不對稱,但因家裡經濟狀況不好,直到兩歲才動手術。小碩一度被診斷為遲緩兒,經過手術和輔導,現在講話清楚,課業表現優異,拿到全班第2名。
全台唇顎裂、小耳症及先天性顱顏畸形的顱顏患者約3萬人,15%家庭生活困難,連讓患童上幼稚園都是奢望。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表示,像小碩一樣經濟拮据的唇顎裂患者並不少見,他們若能接受手術及語言治療等,都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甚至表現優異。
王金英說,研究顯示,1歲半至3歲是語言及人格發展重要階段,顱顏患者常因發音不標準而不開口說話,間接放棄語言發展。特別是貧窮家庭出生的顱顏患者,更容易因經濟條件不允許,而使發展受到限制。
王金英又說,貧窮家庭無力送孩子上幼稚園,減少團體溝通的語言刺激,讓患者更容易陷入遲緩兒危機。
全台灣估計約有10萬名發展遲緩兒,其中至少有5,000個孩子位於偏遠鄉鎮之中,這些孩子承受著嚴苛環境的考驗、被迫一分一秒蹉跎著成長的黃金時間。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林文賓表示,目前共在全台13縣市、24個據點提供服務,讓孩子與父母在安心的狀態下,逐步踏上成長之路。
「每一個孩子都重要!」伊甸基金會呼籲社會大眾關心這群在社會角落的慢飛天使,協助偏鄉的家庭,一同讓孩子健康成長。
伊甸基金會也希望各界支持「弱勢兒童服務計畫」,以每個月定期捐款新台幣1,000元的方式,幫助慢飛天使持續接受早期療育不中斷,不要讓孩子因為資源的落後,喪失健康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