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女中"山海子民" 培育學生在地關懷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3/9/19 下午 09:12:13 / 教育學程
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適性揚才列車」正積極運行。其中,聖心女中微電影《山海子民》,展現學校融合在地資源的教學成果,獲得教育部肯定,成為「適性揚才列車」第二波示範學校。
聖心女中校長魏雪玲表示,《山海子民》除展現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和跨科協同合作之外,研發的特色課程融入在地資源,引領學生認識學校與鄉土,並透過結合體能挑戰,跳脫女子學校柔弱的刻板印象,展現學校優質化的成果。
6年前,為了申請教育部優質化補助方案經費,校長魏雪玲和老師們發展多元校本特色課程,提出「山海子民」計畫,把在地資源融入課程,研發「口述歷史」、「藍色公路」和「飛輪任我行」3項特色課程,讓歷史、國文等需要背誦的科目結合美術、體育課程,並以土地為教材,使教學更活潑、生活化。
「口述歷史」課程帶領學生訪問家族耆老,透過家族史的認識,拉近祖孫感情,並由美術老師指導學生將口述史料整理製作成創意手工書,提供學生美感經驗及生涯探索的機會。
「藍色公路」課程是地理、歷史、公民科教師共同發想,讓學生邊搭乘渡輪,邊學習淡水河地理知識與航運歷史背景,並在淡水碼頭下船後,進行店家訪查,從公民教育面,了解淡水老街的文化、產業以及社區營造等。
「飛輪任我行」則是體育老師們研發的體能鍛鍊課程,學生學期間於飛輪專屬教室進行體能訓練,高二寒假驗收成果,學生必須沿著八里左岸騎到二重疏洪道,32公里路程必須在3小時內完成,挑戰學生的意志力與專注力。
魏雪玲指出,聖心女中十分重視培養孩子具備對在地人文的關懷,培養學生身體力行認識在地歷史與環境特質。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吳清山也說,讓我們的孩子可以了解在地關懷,這就是我們教育最終的目的。他也希望透過聖心女中的分享,讓更多學校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