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金漫獎 帶出"黃金色的浪漫像"
新網記者楊毓馨台北特稿
2010/7/21 下午 10:06:12 / 文化藝術
五、六年級生對於半夜躲在棉被裡拿手電筒看漫畫一定不陌生,現在,看漫畫非但不用躲躲藏藏,畫漫畫還可以堂堂進入國家圖書文化殿堂,接受金漫獎表揚。
 |
第一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劉興欽接受媒體訪談。(歸鴻亭攝影) |
行政院新聞局今年與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第一屆金漫獎,今日下午在國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公布入圍名單。從169部作品中選出8個獎項,分為「最佳漫畫新人獎」、「最佳漫畫潛力獎」、「最佳少女漫畫獎」、「最佳少年漫畫獎」、「最佳一般漫畫獎」、「最佳年度貢獻獎」、「終身成就獎」和「最佳年度漫畫獎」,共入圍26名。其中終身成就獎由台灣漫畫界始祖劉興欽獲得,他的作品「大嬸婆」和「小聰明」算是台灣早期五、六級生的成長讀物。
第一屆金漫獎的前身為民國92年舉辦的「劇情漫畫獎」,新聞局副局長許秋煌表示,取名金漫獎是希望比照電影界金馬獎與音樂界金曲獎的大格局,選出台灣原創的優質圖像文化。
許秋煌以自己十年出版處處長的經驗,感觸漫畫產業一直以來不受重視的處境,他認為目前台灣漫畫產業正在起步,光是一個獎的設立是不夠的,但他也希望能藉金漫獎這名字調整台灣的漫畫產業。
 |
漫畫收藏家紀厚博本身也是漫畫家。(歸鴻亭攝影) |
許秋煌指出,以往的文化政策推導方向是將年輕漫畫家送到日本受訓,但現在則改以邀請有名的漫畫家來台辦講座或研習營,讓台灣年輕人也能輕易接觸圖像文化。而在漫畫推廣方面,許秋煌說將把今年入圍作品放在咖啡連鎖店展出,讓民眾可以邊喝咖啡邊看漫畫,將圖像文化推廣到民眾生活中。
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則表示,金漫獎名字取得很好,是「黃金色的浪漫像」。他說起自己的經驗,提到小時候被爸媽禁止看漫畫,到後來當了圖書館員,發現讀者怎麼每天都在搶當時中央日報、大華晚報、國語日報等報紙裡的漫畫看,那時他開始重視漫畫對人的影響力,因此也積極推動將漫畫創作作為國家永久典藏的定位。
關於此次金漫獎的入圍條件,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處圖書科科長金綺年表示,這次入圍作品由7位來自漫畫家、跨業動漫家及相關學術的評審,以貼近市場及從愛好者角度切入,有別於先前的「劇情漫畫獎」強調作品的原創性,因此入圍的多為已出版作品,最主要是鼓勵業界漫畫出版作品出版。
21日起到19日,國家圖書館藝術分館將展出第一屆金漫獎的入圍作品,並展示自1930年台灣漫畫的歷史,其中還有漫畫收藏家紀厚博收藏的台灣老漫畫珍本和漫畫原稿。
本屆金漫獎入圍作品名單如下:
- 「最佳年度漫畫貢獻獎」4名: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尖端出版、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未來數位有限公司、東立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最佳少年漫畫類獎」5名:厄運偵探(黃俊維)、殭屍獵人(許瑞峰)、烈炎真言(章世炘)、獵夢學園(洪育府)、摺紙戰士X(周顯宗)
- 「最佳少女漫畫類獎」5名:隋唐英雄傳(高永、郭冠良)、甜心零距離(鄧壽慈)、新潮救世主(黃佳莉)、雞排公主(林威敏)、戀愛電流啪滋啪滋(陳漢玲)
-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5名:桑言2語狀元堂(謝禮徽、游圭秀)、樓友一號房(余東穎)、敗犬女王番外篇-無雙的私密日記(俞家燕)、私人。感受芳式(蘇芳毅)、馬皇降臨(韋宗成)
- 「最佳漫畫新人獎」2名: 有機男孩(詹燕如)、畫幻者(林芳宇)「最佳漫畫潛力獎」5名:老屋(方百合)、月來香(蔡承剛)、六色稻遠(張宜琳)、少年藥師(林昆錦)、多情劍(葉羽桐、許書豪)
第一屆金漫獎頒獎典禮訂於7月29日在世貿一館C區舉行,相關活動與詳情,請上
金漫獎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