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計畫"東南亞交流立意佳 評選則應注意公平透明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4/25 下午 09:12:39 / 國際現勢
過去台灣大都著力於與歐美國家文化交流,文化部今年開始要多與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交朋友,推出「翡翠計畫」,推辦半年多來,補助21件交流計畫,共有79位東南亞地區藝術家或文藝界人士獲得補助,得以前來台灣從事創作、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動。
 |
大大樹音樂圖像有限公司「流浪之歌音樂節」藝術總監鍾適芳說明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經驗。(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司長王更陵表示,台灣過去文化交流多以與歐美國家間的交流為主,對東南亞的文化少有觸及,但由於台灣東南亞的移民漸多,為讓東南亞移民與母國續有文化連結,並讓台灣文化土壤持續豐沃,推出「翡翠計畫」,今日由獲得補助的團體,包括大大樹音樂圖像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社會發展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和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等5個單位成果分享。
大大樹音樂圖像有限公司透過「流浪之歌音樂節」默默呈現東南亞文化超過10年,該音樂節藝術總監鍾適芳說,對台灣來說東南亞是邊緣化的地區,除旅遊外獲得相關資訊的管道偏少,參與「翡翠計畫」後,「流浪之歌音樂節」有更充沛的資源能夠更完整呈現東南亞文化與藝術的全貌。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常任指揮古育仲介紹合作的菲律賓指揮家暨作曲家約翰‧奧古斯特‧帕敏圖安(John August Paminuant),他曾在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地採集民歌,這次到台灣也選在地的民歌素才再創作,發現與他在東南亞其他國家接觸的南島語系風格很接近,聽來並不陌生,也希望以亞洲合唱第一強國的觸角,將台灣音樂帶向國際。
 |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常任指揮古育仲(右立者)介紹菲律賓指揮家暨作曲家約翰‧奧古斯特‧帕敏圖安(左)。(歸鴻亭攝影) |
社會發展文教基金會教授夏曉鵑,也是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以《四方報》提供在台東南亞國家移民、移工所需資訊,並結合這些弱勢發聲。
數位藝術基金會經理鄭文琦則試圖串連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個東南亞藝術家的數位錄像作品展出,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3組東南亞藝術家與台灣藝術家攜手合作的演出將為本地觀眾帶來不同視野。
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李佩香說,新移民、移工接觸中文是一個挑戰,協助他們從事劇場表演或寫作活動來學習中文是本案的重點,例如籌組故事寫作工作坊、指導舞台劇的演出,藉此,新移民、移工可透過母文化的連結、滋養與培力,尋找訴說身世的線索、透過藝文創作活動,參與社會並表達意見,使相應的文化公民權受到重視與提昇。
綜觀文化部今日選出的5家獲補助的樣版單位,就有兩家提到與《四方報》的密切合作,顯然過去許多與東南亞的交流都是世新大學《台灣立報》系統以民間力量為弱勢移民與移工發聲,現在有這項「翡翠計畫」,提供的補助可以幫助有心為東南亞族群與台灣交流更好的發展預算;不過,《四方報》的母報《台灣立報》減版暫停、姐妹報《破報》也停刊,是否波及《四方報》有待觀察。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邀請菲律賓音樂家來台從事民歌採集與利用採得的素材進行創作值得鼓勵;台灣自己的傳統民歌大都是原住民音樂,日治時代有日人黑澤隆朝的專業蒐集,光復後許常惠傳承一段時間,這些年似乎缺乏真正全心投入這個領域的研究學者,由菲律賓音樂家前來採集民歌,或許可以刺激台灣本土的音樂人更多花一點心力在自己的傳統文化保存上。
 |
文化部文化交流司今日舉辦「翡翠計畫」成果分享。(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舉辦這項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政策雖好,但從該部製作的成果發表海報上可以窺見在第二次(103年第1季)獲得補助款的7家中有雙象文創有限公司獲得1項、臺灣能股份有限公司獲得2項,佔4成3的補助;第三次(103年第2季)雙象文創有限公司又獲得1項,所有得到補助的其他競爭者幾乎都只能得到1項,這兩家都能得2項。依照如此能夠超出常情獲得大比例補助案的單位應該實力超強,今日成果發表卻未見文化交流司邀請該單位前來報告成果,殊為「可惜」,亦極「奇怪」。
事實上,雙象文創與臺灣能根本是同一體系換個名義,因此在這項「翡翠計畫」中21項即等於獲得4項,實在實力超強;但在去年12月被立委踢爆負責人為前文建會官員,違反旋轉門條款卻能大量標得文化部補助案(詳本網
「早傳聞文化部標案有鬼 立委踢爆違反旋轉門條款」),財部再有異於常態大量獲補助的情況,否則地4次是不是再繼續大量「金榜有名」頗值得猜疑與商榷,這樣的現象不知文化部是否應該由政風單位徹查到底是該體系遞案水準件件超強,擊敗眾多其他單位案件,還是審議補助案的評審人士有任何值得非議之內幕,值得文化部長龍應台與立委諸公找出所有遞案資料再由公開透明選出的專業人士查核,揪出官方長年存在的黑箱作業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