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紀錄片 盛治仁:多元史觀但不偏離史實
新網記者楊毓馨台北特稿
2010/8/11 下午 04:21:43 / 電子政府
為慶祝建國百年,文建會編列新台幣2千萬元的預算籌拍國父紀錄片,建國百年基金會執行顧問平路為此舉辦茶敘,發表看法,但原本單純的茶敘,因平路的個人觀點引起監察委員周陽山投書媒體,產生話題爭議,今天上午,文建會即針對此事召開臨時記者會。
 |
官版國父紀錄片還沒開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就得出來滅火。(楊毓馨攝影) |
從作家平路的觀點,這次國父紀錄片,平路企圖從人性角度切入,打破定型的神格化形象,用多元角度詮釋,帶出國父親近的一面。但因提出個人看法表示國父是「連列寧都會笑他天真、無知」及帶有「有種憨、不怕輸的特質」的人,並指出國父「沒有實權也沒有兵力,去世時,只有地方報紙以一則小新聞處理噩耗」、「充滿熱情但欠缺抽象思考地拼裝出五權憲法、建國大綱及三民主義」引起不同觀點人士的爭論,其中監察委員周陽山就對此提出他的看法。
周陽山與中研院院士胡佛在先前投書媒體的文章《國父是拼裝的夢想家?》提出平路觀點裡與史實不同處。周陽山和胡佛寫到,國父去世時,當時政府下半旗七天、市民停業七天、在職人員停業一個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員纏黑紗一月」,並非只是一則小新聞處理;而針對五權憲法、三民主義、建國大綱是拼裝產物,周陽山和胡佛則認為五權憲法理論與設計,思慮高遠而落實,結構完整而緊密,對西方三權憲法理論與設計確實是突破性的創造與發展,會產生使台灣憲政困惑,應是近年多次輕率修憲所造成。
 |
盛治仁一臉無奈,向媒體記者解釋得口手並用。(楊毓馨攝影) |
對於平路在茶敘上提出的個人看法,與周陽山在10日表示文建會國父紀錄片內容與史實不符,批文建會處理國文紀錄片態度輕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上午回應表示,紀錄片案預定在8月底公告,目前都還沒開始招標拍攝團隊,建國百年基金會顧問平路日前對國父的談論「是她個人看法」,並非既定內容方向。而對於周陽山提出對紀錄片規畫上的善意警告,盛治仁表示,文建會會虛心接受,之後拍攝過程會注意內容的重要性與敏感度。
文建會出資拍片的主旨,是以多元史觀解讀國父,平路以近7年時間撰寫以國父為主角的小說「行道天涯」,而周陽山是國內研究國父思想的專家,兩者提出的意見各有自己的考量,也能提供文建會未來拍攝的方向,呈現不只一種形象的國父。
雖是官方出資,但詮釋方向仍是往「不要太官式、不要過度神化」考量。盛治仁說,各方意見文建會都會尊重,如果真的偏離史實,文建會會負起責任。對於「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 孫中山先生高畫質紀錄片」的企畫案,盛治仁希望尋找有勇氣的團隊參與製作。
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將在月底公開徵選團隊拍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孫中山先生高畫質紀錄片」,希望藉由多元詮釋解讀國父,籌畫中的國父孫中山紀錄片長度約一百分鐘,將由文建會出資二千萬元,預定8月底至9月初上網公告招標徵求製作團隊,拍攝期程為自簽約日起至民國100年10月31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