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剪紙人" 偶戲與紙影的劇場藝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0/9/8 下午 09:12:02 / 文化藝術
一般人對剪紙的觀念,大都停留在傳統民俗藝術範疇,偶戲文化雖世界各國都有,在國內能有新意的表演亦不多見。
 |
"剪紙人"的人偶與剪紙光影劇照。(歸鴻亭攝影) |
國內第一個以現代偶戲為發展方向的團體「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去年推出描述一個代筆作家故事的《最美的時刻》,透過獨角戲的形式,以人、偶同台,相互對照的手法,貼近地詮釋作品,頗有獨特風格;今年推出寓意深遠的成人童話現代魔幻寓言《剪紙人》。
該劇導演鄭嘉音表示,一張白紙用剪刀剪下來之後,是破壞也是創造。《剪紙人》藉簡單內容,呈現人偶同台、延展光影空間與獨特的紙人肢體表演,實驗「少即是多」的劇場美學,並首度將「剪紙」概念帶進劇場,以對應陰陽、虛實、捨得等人生情意之觀照。
 |
"剪紙人"的剪紙阿嬤與孫子劇照。(歸鴻亭攝影) |
她說,這是一部描述從前在一個山腳下的村莊,剪紙阿嬤與孫子小男孩相依為命,他們一搭一唱剪紙講古,為大家帶來歡樂的故事,然而剪刀伴隨雨水聲,卻有個不能說的秘密。這部創作取材自中國民間傳統故事《冰龍》架構,演出形式卻增加該團拿手的人偶元素,家上舞台上以綽約渺渺的光影,營造層層魔術般的剪紙空間,刻劃一首感人的靈魂之詩。劇中模糊了時空背景,但地震、風災、洪水等土地哀歌,卻是現代人面對生存環境最重要的課題和關懷。
演員Fa的表演在人偶之間遊移跳躍,他說,表演時怎麼去感覺紙的律動、怎麼感覺與紙是一體的,平常走路可以隨便走,可是當有一張紙的時候,律動是不同的,而除紙之外還有專業又細膩的操偶技巧,是更有趣的一種表演形式。
經《剪紙人》經馬來西亞編劇高俊耀改編成為帶著點靈異味道的祖孫情故事,美術設計師曾文通以簡約並充滿想像力的空間語法打造舞台,打造出成人專屬的偶戲,締造了偶戲劇場新未來風格。
《剪紙人》將自9月9日起至12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