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新書今發表
新網記者洪佩君台北特稿
2010/10/8 下午 07:03:16 / 經史子集
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今天為全新改版的《2009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年鑑》舉辦新書發表茶會,除了年鑑導讀,也配合南管與傳統說唱藝術的演出,會場設並有高定石古典茶席,充滿濃濃的人文氣息。
|
文資總處主任秘書陳昭榮(左)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林會承(右)共同為新書發表宣傳。(洪佩君攝影) |
文資總處自2001年起,開始為全國年度重要文化資產活動編纂《文化資產保存年鑑》,內容以「有形文化資產」為主,直至去年才有《2005-2008無形文化資產年鑑》的出版,今年則將兩部年鑑合而為一,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分為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古物等六類八項,詳實記錄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
文資總處主任秘書陳昭榮表示,透過年鑑,不僅可了解國內文化資產保存進程,也為研擬文化政策提供珍貴的參考資料。根據新出爐的數據,截至2009年為止全台文化資產登錄總數已達古蹟712處、歷史建築902處、聚落5處、遺址36處、文化景觀24處、傳統藝術70項、民俗及有關文物59件、古物802件。此外,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繼2002年選出11處,2003年新增一處之後,2009年又新增5處,總數達到17處之多。
|
傳統藝師楊秀卿(右)y941夫婿楊再興(左)伴奏下表演傳統說唱。(洪佩君攝影) |
陳昭榮說,為數如此可觀的文化資產環繞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每一項都是傳承自前人的寶貴記憶,值得我們珍惜。年鑑全書將近一千五百頁,涵蓋了台灣文化資產活動的各個面向。
記者會上並由年鑑主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林會承公布「2009年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十大要聞」,分別為(一)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的文化價值受到高度肯定,(二)台灣原住民語言瀕臨滅絕危機,(三)八八水災重創文化資產及原住民文化,(四)文建會積極推動無形文化資產的指定,(五)八仙洞遺址年代確認超過2萬多年,(六)「第一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古蹟、歷史建築類頒獎,(七)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新增推動對象,(八)監察院糾正多件文資保存作為,(九)行政院院會通過「客家基本法」草案,(十)平埔西拉雅族正名運動。
林會承更進一步表示,文建會近年來對無形文化遺產的保存與推廣不遺餘力已是有目共睹,但未來還應該結合山川地貌等有形文化遺產,將文化以及孕育文化的天然美景融為一體,無論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都需要政府與全民共同來維護。
新書發表會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所帶來的南管表演典雅開場,會中更安排了傳統藝師楊秀卿現場帶來說唱表演。高齡96歲的楊秀卿儘管看不見,卻能透過一把月琴,加上夫婿楊再興的大廣弦,生動逗趣的介紹出台灣從南到北十數項珍貴的文化資產,最後不忘記介紹自己的傳統說唱「歌仔」,引得全場哈哈大笑。
發表會的最後,請到堅持以古法製茶的高定石,現場沖泡定石野茶奉客,為這個秋日午後留下一絲沉靜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