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中央"締約 氣象局央大攜手開創地球科學研發合作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5/7 下午 05:34:18 / 天文地理
台灣位處西太平洋全球最大的板塊和海洋交會處,是全世界颱風和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一,為加強地球科學研究及人才培育,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日和國立中央大學簽訂「地球科學領域合作協議」,希望結合央大獨特的地球科學研究優勢及氣象局在氣象、地震及海象領域的科技及人才需求,共同致力研發氣象科技並培育氣象人才,為台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建構嶄新的地球科學平台。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日和國立中央大學簽訂「地球科學領域合作協議」。(歸鴻亭攝影) |
這項「雙中央」的官學合作,未來將就「人才培育、前瞻科技、國際拓網」3部分進行許多合作,讓中央大學幫助氣象局繼續提升在氣象、地震和地質等領域的專業程度,氣象局也提供中央大學學生實務學習機會,希望這個雙中央的合作,會有極高成效。
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表示,該局過去與中央大學的合作,已獲得許多成果。在地震方面,中央大學持續參與該局地震站的維運和資料收集,同時雙方也對相關地震資料的分析與研究進行密切的交流,提升氣象局之作業與中央大學之教研能力。
 |
左為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右為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歸鴻亭攝影) |
辛在勤說,中央氣象局目前和國外的許多氣象作業機關已有資料交換和技術交流,未來期待再連結中央大學先進的教學與研發團隊,能加強該局在國際技術的引進,以及地科在區域特點的發展,讓雙中央之合作在作業實務與科研發展面均有豐碩成果。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則指出,921大地震車籠埔斷層鑽井成果發表於《Nature》和《Science》頂尖國際期刊,證明中央大學的研究能力。地球科學的整體系統研究,為全人類永續生存關鍵的一環,該校旨在培養具有世界觀、科學前瞻、熱愛地球,能夠解決與改善環境問題的科研人才。
周景揚並表示,此次的合作,將擴大安排學生至氣象局實習,以培養學生實作能力;氣象局也可透過此合作,安排實際作業人員參與該校開設的進修及研習課程。
 |
中央氣象局與中央大學簽訂「地球科學領域合作協議」後合影。(歸鴻亭攝影) |
曾任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現為中央大學大氣系兼任副教授的吳德榮則說,氣象局現在人力主要都放在現下預報、測報工作,而政府組織改造要精簡人力,氣象局無法多增加人手,因此科學研究很缺人才,希望透過合作學校可以支援一些人才給氣象局,學生也可以透過實習,在在學階段就較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有助職涯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