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16公斤 雷驤手稿贈送國家圖書館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6/14 下午 08:08:18 / 經史子集
作家兼畫家雷驤今日將其歷年來創作手稿,捐贈給國家圖書館,包括著名的《維也納七帖》銅版畫,並以「書寫的回顧」為題演講,現場展出部分手稿。
 |
作家兼畫家雷驤今日將其歷年來創作手稿,捐贈給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代表接受《維也納七帖》銅版畫。(歸鴻亭攝影) |
雷驤將其創作40年的原稿捐贈予國家圖書館,光手稿便重達16公斤。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表示,雷驤一生筆耕不輟,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著作有《愛染五葉》、《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悲情布拉姆斯》、《繪日記》、《西張東望》、《晃動》、《行旅畫帖》、《捷運觀測站》、《隨筆北投》、《浮日掠影》等小說散文近30餘種,並累積《印象之旅》、《歲月中國》、《作家身影》等280多部電視作品。
這批捐贈手稿,包括最早發表於《文學季刊》的〈犬〉、〈英雄的形象〉,新作《生途悠悠》手稿與信札、日記等,其中《維也納七帖》銅版畫手札與手繪原圖尤其珍貴,是他在腐蝕銅版上反覆試印、加繪而成的作品,也是他速寫畫作的集大成。
雷驤指出,這次捐贈的16公斤手稿,是搬家時的「發現」,包括手寫稿,以及早年以小型日式漢字打字機打出的文稿,為了不讓這些「時間的紀錄」遭白蟻蛀蝕,決定捐給國家圖書館。
 |
雷驤表示到了下一個世代,作家使用電腦創作,再也沒有「手稿」的記憶了。(歸鴻亭攝影) |
雷驤說,他恰巧身處「手稿變遷的過渡時代」,到了下一個世代,作家使用電腦創作,再也沒有「手稿」的記憶了。
捐贈的銅版畫《維也納七帖》則是他以在奧地利的景物速寫為底、轉畫在腐蝕銅版上,先描繪一個大致輪廓,經過數次加繪、腐蝕、試印才完成。雷驤說,從40幅銅版畫試印,可以讀出他在不同階段的創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