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會"感.動數位表演藝術節"陸續推出4檔作品
新網記者高珮詠台北特稿
2010/11/3 下午 11:52:44 / 文化藝術
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真實;數位科技與劇場表演碰撞與融合,是否能激盪出新的表現形式?
 |
自左至右為張國鴻、平珩、黎煥雄、柯智豪與郎祖明共同宣告"感.動數位表演藝術節"啟動。(高珮詠攝影) |
今年文化建設委員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共同提出「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由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承辦,策劃「2010年感‧動數位表演藝術節」,將於11月份每週推出一檔,表演節目有「舞蹈空間舞團」與荷蘭及澳洲視覺暨舞蹈藝術家共同編舞演出《長鏡頭》;「義大利TPO視覺劇場」來台演出《義大利的秘密花園》;「人力飛行劇團」演出改編自宮澤賢治的《銀河鉄道の夜》,以及「動見体劇團」運用科技媒材所創作出的《1:0》。
策展人郎祖明指出,文建會希望表演藝術能與科技結合,讓戲劇、音樂、舞蹈和多媒體有更多的創作形態,此次計畫以表演團體為主軸,讓藝術與互動性、精準性的高科技作細膩的藝術呈現。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秘書長張國鴻表示,文建會希望表演團體在展演的過程中,將科技融入藝術,科技的配合,讓聲光刺激感觀,使觀眾有更多深刻的體會與感受,把科技與藝術結合起來,加上跟觀眾互動的特色,並經過藝術家的想像,透過感應器去產生配色、空間與聲音的變化科技的配合要穩定。
 |
"長鏡頭"中〈動元素〉綵排畫面。(高珮詠攝影) |
此外,《銀河鉄道の夜》的演出,戲中所有的樂器都代表著其中一位角色,用樂器的聲音和角色作對應關係,屬於戲劇的結構性對話會減低,把比較大的空間分給多媒體和音樂的環節。
導演黎煥雄說,《銀河鉄道の夜》是有示範與開拓的想法,象徵性的將科技介面更人性化。另一方面,國民作家級的日本宮澤賢治的故事看似童話,但是其蘊含著更深層的內涵,故事將銀河想像成鐵軌,火車經過每一個站,如此經典的童話,現在運用最新的科技,願激發兒童想像力。
黎煥雄表示,宮澤賢治其實本身不是一位快樂的作家,英年早逝,他透過想像力,用浪漫的方式探討死亡,不斷面對生命的道別,有著既浪漫又療傷的氛圍。
「動見体劇團」這次演出的《1:0》科技互動設計者柯智豪提出,此次的科技重點在於強調即時性與互動性,他開發出一套劇場使用的軟體,在不同的劇場都可以即時操作,舞者的肢體速度可以感應聲光,隨著舞者肢體慢下來時,空間和燈光也會跟著變慢。這次舞臺設計成斜面,類似球場的感覺,可讓硬體作最精準的搭配。
 |
澳洲編舞家麗莎.葛瑞菲斯(左)與亞當.史諾特(右)接受"鳳凰網"獨家專訪。(高珮詠攝影) |
而《長鏡頭》(橄欖樹〉的編舞家瑪芮娜(Marina Mascarell)表示,在偶然的機緣下,見到一名93歲西班牙女作家受訪的過程,觸發了這次創作的靈感。在台灣和舞者一起工作之後,她發現觀眾只要捕捉到重要的畫面,就可以創造出更貼近內心的想像。傳達這些人生風景的成熟女聲,則由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擔任。
另一部份的《長鏡頭》〈動元素〉,則由澳洲編舞家麗莎.葛瑞菲斯(Lisa Griffiths)編舞,亞當.史諾特(Adam Synnott)協力編創的新作,從土、水、風、火、重力等五種自然元素發展延伸,探討人類和自然元素及他人的關係,象徵生命的週期。在風的元素背景中,有位舞者自身的小故事,以這位舞者小時候在草原間玩耍的回憶來發揮創作。
今日的宣告記者會,「舞蹈空間舞團」綵排明、後兩日即將演出的《長鏡頭》,13、14日為《義大利的秘密花園》,19至21日演出《銀河鐵道の夜》,24、25日《1:0》壓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