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生打工狀況調查 扛家計每周工讀20小時
新網記者王愛君台北特稿
2014/7/28 下午 07:32:16 / 產業經濟
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結果顯示,9成6家庭貧困的大專生打工是爲了賺取生活費、有近7成需要補貼家用,也有5成6若不打工就繳不出學費。另外,調查報告結果也顯示,大專生於學期間一個月平均工作76小時,但有超過5成1個月卻賺不到1萬塊。
|
9成6家庭貧困的大專生打工是爲了賺取生活費,學期間一個月平均工作76小時。(王愛君攝影) |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從調查結果中發現,大專生打工平均時薪僅為114元。同時因爲需要兼顧課業或是家庭負擔,因此多以短期工作居多,工作型態以勞力爲主。這導致了大專生並無法真正培養技能,或是回饋成能力上的發展。
申請「大專助學金」並有打工者的1,357人中,其家庭背景有79%來自單親家庭,8%為失親或隔代教養,11%的家長因殘疾導致無工作能力,並有73%的大專生有申請助學貸款。
|
來自宜蘭的小紅為增加收入而一次身兼3個家教。(歸鴻亭攝影) |
個案中的小紅、小豪與小軒便是肩負家庭經濟與學費重擔的大專生。來自宜蘭的小紅為增加收入而一次身兼3個家教,除此之外還在便利商店打工,為家裏增添將近1萬塊的收入。小紅不忍媽媽身患重疾還須為家裏操勞,於是高中開始便努力打工貼補家用。甚至爲了陪伴母親共同面對生活的艱辛,放棄了台大與政大的夢想,選擇就讀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
相較於尚有家人陪伴的小紅,小豪的命運更顯乖舛。父親不僅罹患帕金森症,也出現憂鬱與躁鬱等情緒疾病,小豪不得不把因病而肌肉萎縮的父親送入安養中心。直到去年,母親因更換燈泡而不幸失足過世,祖父與父親也因病相繼離開。同一年,面對3位至親的離世,小豪卻必須強忍悲傷,每日埋首課業和打工。爲了維持基本生活與就學需求,小豪不放過任何可以打工的機會與時間。
隔代教養的小軒,從小和3個弟妹睡在同一房間。高中3年因貧困而不曾吃過午餐,努力考上林口的國立大學,沒交通工具的她平日只能做學校工讀,寒暑假期間就拼命打工。由於打工環境複雜,曾被牛排館老闆性騷擾,但爲了生計選擇忍氣吞聲。在夜市打工也常因下班時間不穩定,經常淩晨才能回家。
|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贈書給個案中的小軒、小豪與小紅。(王愛君攝影) |
企業人士鄭元君認爲,教育是孩子脫貧的機會,也是一個強大的基礎與後盾,讓這群孩子在打工的過程中,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相關權益,將會使得他們更堅強。而她也固定每月捐款至家扶基金會,以讓更多的打工大專生擁有廣泛的援助資源與管道。
為幫助受助青年,家扶基金會呼籲社會各界發揮愛心,擔任家扶的助學人,讓他們減輕經濟負擔及打工時數,幫助弱勢孩子也有完成夢想或學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