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全統香豬油酸價未超標原料不合格但符標準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9/8 下午 03:50:53 / 電子政府
劣質豬油風暴襲捲全台,引發民眾不安,從南到北大小食品廠「中鏢」損失慘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上午公布檢調單位日前送來的檢體檢測結果,顯示胡信德工廠的回收油酸價與苯駢芘含量偏高,其餘為未檢出或在正常範圍;強冠油品則為酸價偏高,其餘亦正常。
 |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右)與食藥署研檢組組長陳惠芳(左)針對劣質豬油檢驗結果表示,雖然檢驗結果許多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但油品的品質不能僅依據檢驗結果,對原料端的把關才最為重要。(歸鴻亭攝影) |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公布的檢體包括郭烈成上游胡信德工廠所抽取的廢棄回收油,以及強冠公司油槽中抽取的未精煉原料油,檢驗項目則包括判斷油品新鮮程度的「酸價」、食品加工過程中致癌物汙染標準的苯駢芘、可推估是否為油炸後回收再製的總極性物質、是否摻有皮革油的依據鉻、其他重金屬及黃麴毒素等。
取自胡信德油水分離槽的3件餿水油檢體,都未驗出黃麴毒素及總極性物質,雖含0.01至0.02ppm的砷,但並未超出我國食用油限量標準0.1ppm,鉛、汞、銅、錫、鉻等重金屬都在正常範圍內。此外,原料油中並未驗出牛、雞、魚成分,顯示問題油品是由豬油回收製成。我國目前苯駢芘上限為2ppb,但胡信德竟有2件檢體含苯駢芘超過6ppb,差距高達3倍。而3件檢體酸價都達每克油脂2.7mg KOH以上,超過豬油酸價上限每克油脂1.3mg KOH,也超過餐飲業者更換炸油的標準2.0mg KOH,代表回收廢油品質不符食用標準。
 |
食品藥物管理署強調使用這些不合格原料所製造的產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規定即為不法產品,仍應回收銷毀。(歸鴻亭攝影) |
在強冠油槽中尚未完成精練的原料油,黃麴毒素、總極性物質、重金屬都合格,苯駢芘1.1ppb也未超標,但酸價則達2.3mg KOH。而目前市售於7月製造的全統香豬油,在經過強冠精煉及混摻合法豬油後,總極性物質及酸價都合格,苯駢芘則為0.7ppb,其他重金屬及黃麴毒素檢驗尚未完成,但食藥署評估超標可能性不大;郭烈成工廠中的原料油則由檢調陸續送驗中。
姜郁美指出,雖然檢驗結果許多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但油品的品質不能僅依據檢驗結果,對原料端的把關才最為重要。所以使用這些不合格原料所製造的產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規定即為不法產品,仍應回收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