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顯微手術訓練 首次導入3D影像系統教學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9/10 下午 04:23:31 / 醫療保健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手術逐漸朝向精緻化發展,顯微手術成為外科醫師們必備的技術之一,在臨床尚包括微小血管的接合、斷肢重建、腦血管繞道手術、乳房重建及輸精管接合等,都需要透過顯微手術來完成。
 |
林口長庚醫院舉辦顯微手術訓練營,首次將過去手術前使用的3D影像系統,列入教學教材。(歸鴻亭攝影) |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鄭明輝指出,該院從2010年開始舉辦顯微手術訓練營,迄今共訓練超過百位的醫師,包括多位外國醫師。今年將首次導入3D影像系統,並且首次將過去手術前使用的3D影像系統,列入教學教材,讓參加者能有身歷其境而真實的學習感受。
為增加醫師的技術及幫助更多病患獲得重生機會,林口長庚外傷整形外科主任林有德表示,該院舉辦的顯微手術訓練營,邀請包括神經外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泌尿科的專家進行各種顯微手術的講解,並將3D影像系統列入教學範圍,提供完整訓練,達到提昇技能的目的。
林有德說,學員將分組進行3階段的實作練習,第一階段是矽質管的接合,第二階段是雞腿血管的接合,第三階段為活體老鼠血管的接合,學員必須符合每階段的合格標準,才能進入下個階段。
 |
林口長庚外傷整形外科主任林有德表示,該院舉辦的顯微手術訓練營,將3D影像系統列入教學範圍,提供完整訓練,達到提昇技能的目的。(歸鴻亭攝影) |
林口長庚醫院醫療擴增實境研究中心吳杰才指出,在傳統的2D影像方面,較缺乏臨場感,因此,這次透過3D系統,因為有景深,能夠幫助醫師了解手術中的相對位置,不僅能幫助醫師增加空間與深度感,使得他們對於手術操作更有感覺外,也能增加35%的學習力。
鄭明輝表示,長庚醫院在顯微手術案例,自1985至今已進行2萬6千例,每年手術約9百到1千例,已超過美國顯微手術最知名的安德森醫院,每年550到600例,為全球最多,該院預期將台灣顯微手術推向世界,為台灣進行醫療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