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從書法悟到雲彩 雲門新作"屋漏痕"純粹舞蹈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0/11/18 下午 09:00:07 / 文化藝術
在八里練習許久,林懷民的最新舞作《屋漏痕》中於正式要在國家戲劇院登場,這齣要在傾斜八度的舞臺上跳的舞碼,對所有的舞者都是不小的考驗。
 |
林懷民說明"屋漏痕"創作理念。(歸鴻亭攝影) |
林懷民似乎並不想將這部作品設標題似的含義,也不敘述任何故事;他說,不是演繹書法,而是和大自然結合,就是在傾斜舞台跳舞,雖然再度以書法為靈感創作出來,《屋漏痕》卻並不是一個為表現書法的舞蹈,而是透過「屋漏痕」這個典故和它所呈現的意象,來豐富一個舞蹈,給舞蹈一個新的境界。
他說,有趣的是,為了要做這樣一個說是墨水也好、潑墨山水也好,結果舞台就變成了一個傾斜八度的舞台,來呈現這樣千變萬化雲彩的投影,舞者也面臨另外一個新的挑戰,觀眾看起來也是另外一種趣味。
 |
"屋漏痕"沒有故事情節只有肢體舞動。(歸鴻亭攝影) |
林懷民指出,創作靈感來自於唐朝書法家懷素與顏真卿的一段對話,將書法的最高境界,比喻為屋漏痕的軼事,讓他嘗試將千變萬化的雲彩透過科技投影,變成舞台上的潑墨山水佈景,並搭配日本旅歐作曲家細川俊夫充滿空間感的音樂,呈現極簡卻帶有豐富想像空間的舞台效果;為了投影效果以傾斜8度呈現,舞者就好像一隻腳穿上3吋高跟鞋,另一隻腳卻穿著平底鞋,還是得在舞台上做出飛躍、轉圈、單腿獨立等動作,是很大考驗,但大家練習一週以後,不斷摔倒再爬起,就開始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再經過三個月訓練,完成這齣70分鐘不休息的舞作。
他也強調《屋漏痕》的舞台走的是極簡風,但舞台上不時要暈染成栩栩如生的水墨畫,從在數百種形狀各異的雲彩姿態中精挑細選,再將白雲反成黑色來配合舞台的白色,才終於繪成搭配舞蹈70分鐘氣象萬千的墨色山水。
《屋漏痕》明日起至28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全球首演,其中11月23、24日有「舞台大揭密」,觀眾將有機會親自上台體驗傾斜舞台的魅力;台北11月25日場及中南部12月5日、12日場演出後,林懷民還將親自在現場「答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