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學傳承盧怡全 新古典舞團推"客風.漂鳥之歌"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0/21 下午 05:19:30 / 文化藝術
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劉鳳學舞蹈創作生涯經歷一甲子,去年以完成的129支作品《春之祭》告別編舞,宣佈埋首唐樂舞研究書寫,今年退居幕後,將創作生涯傳遞給新生代編舞家盧怡全,推出客家風格舞蹈《客風‧漂鳥之歌》。
|
《客風‧漂鳥之歌》看得到典型的客家風情。(歸鴻亭攝影) |
年屆90的劉鳳學表示,編舞60年來,包括自創編舞、唐樂舞、儒家舞蹈與原住民舞蹈等4大領域,並沒有客家舞,而從16歲就跟她學舞的盧怡全,不但本身舞跳得好,也編過許多客家舞劇,兩年前也由他編新古典舞團的《揮劍烏江冷》,今天由盧怡全打頭陣是很好的選擇,期盼他能藉由《客風‧漂鳥之歌》呈現對自身文化的感受,編創屬於全世界的客家舞風。
|
《客風‧漂鳥之歌》也仍脫不了有劉鳳學風格的場景。(歸鴻亭攝影) |
新竹長大的盧怡全則說,決定以客家題材編舞,一是因為自己就是客家人,二是「劉老師逼我」,三是對客家擁有自己的語言與傳統音樂,深感驕傲要給客家人一個交代,在音樂配置上,邀請金曲歌手謝宇威改編客家傳統曲調,以老山歌、平板與客家小調作為基礎,加入和弦與編曲,演出時他也將與黃珮舒現場共同演唱,以舊曲新調譜寫客風。
|
新古典舞團推出客家風格舞蹈《客風‧漂鳥之歌》,傳承意味濃厚。(歸鴻亭攝影) |
除了傳統音樂之外,盧怡全說,也邀請金曲創作李和莆為《客風.漂鳥之歌》製作音樂。他與李和莆第一次合作是在2005年客家現代舞劇《盲神來了》,歷經8年再次攜手合作,認為李和莆對音樂的品質與要求,創作結合中西樂器、和聲、管弦樂、客家傳統音樂的《客風.漂鳥之歌》,由音樂帶領回到百年前的客家庄園,他很信任。
|
左為劉鳳學指定接班的新生代編舞家盧怡全,右為作曲家李和莆。(歸鴻亭攝影) |
這齣舞作分為祭天、出口、客風、漂鳥4段,廷威醒獅劇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共同演出,盧怡全表示,希望將體內的客家靈魂與現代舞融合跳,脫傳統以客家歷史故事為題材的編舞模式,改以闡釋客家人的精神為編舞主軸,把客家人在新環境逆風而行的精神,表現客家人的生命歷程,更希望鼓舞全台灣人。
新古典舞團新作《客風.漂鳥之歌》12月5日至12月7日,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