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箴研究"台灣菜"歷史變遷 食物消費與統治者關連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0/29 下午 05:50:08 / 經史子集
研究發現,不同歷史時期的「台灣菜」具有截然不同的社會意義與形塑過程,融會出多元特色。
|
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陳玉箴研究「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台灣菜的歷史變遷」成果。(歸鴻亭攝影) |
科技部發表由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陳玉箴研究「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台灣菜的歷史變遷」成果,發現不同歷史時期的「台灣菜」,來自上層階級與民間兩種不同傳統,混雜國家與市場角色的轉變、新移民的進入等因素;在殖民、威權與民主化3種不同政治社會條件下的定義與發展也不同。
陳玉箴表示,這項研究不在一開始先定義「台灣菜」的範疇,而是檢視這個概念在3個歷史階段如何被定義、定義如何演變,因此研究首先進行歷史考察,分析「台灣菜」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定義、範圍、社會地位、消費情形,探究飲食文化形成過程中多種政治、社會力量,包括政治菁英、市場力量、文化媒介(食譜作者、飲食文學等)如何互動與發揮作用。
她說,不同歷史時期的「台灣菜」具有截然不同的社會意義與形塑過程。在日治時期,台灣菜的意義在於「殖民地料理」與「菁英料理」;二次戰後至1990年代之前的「台灣菜」,形成特色則是「移植」與「混雜」,新政治體制與被迫遷徙的移民造就飲食版圖的重劃,日治時期的酒樓與咖啡館被迫轉型為「公共食堂」並進一步變質為風化區與酒家;1990年代以後的「台灣菜」則被賦予政治象徵意涵並高度商品化,每一階段「台灣菜」的變遷都扣緊了台灣社會的脈動與政治轉型。
|
陳玉箴發現「台灣菜」在殖民、威權與民主化3種不同政治社會條件下的定義與發展也不同。(歸鴻亭攝影) |
陳玉箴指出,回溯「台灣菜」概念的源起,在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具有台灣地方風味的菜餚」概念被突顯出來,賦予「殖民地料理」的意涵,此喔過程並呈現「從中華料理到台灣料理」的轉變,意即在日治時期所稱的「台灣料理」,菜色實際內容乃包含中國許多地方的風味,例如北京掛爐燒鴨、東坡肉等,但因為當時政治上台灣屬日本殖民地,日人乃將之稱為「台灣料理」,之後藉由台灣料理餐廳江山樓的闡釋與文化展演,「台灣料理」也逐漸成為展現台灣的一項重要的文化代表。
此外,日治時期「台灣料理」的出現亦有階級意涵,所標誌者為「菁英料理」。因為「台灣料理」為日治時期上層菁英宴飲時的菜餚,不僅指涉一套獨特的菜餚、烹飪方式與食物風味,更意指相應的餐桌禮儀、餐具擺盤、菜餚配置等規矩,這些知識再配合用餐場所的奢華布置、賓客打扮,以及在用餐席間的藝文、娛樂活動,構築出一個足以讓上層精英彰顯地位的飲食文化。
日治時期「台灣料理」既屬菁英料理,消費客層主要是日本人與臺籍菁英,其他多數人民則無法到此類酒樓問津。她指出,在同一時期,圓環、龍山寺夜市也逐漸興起。路邊小吃、拜拜節慶時的辦桌,才是大多數平民會有的飲食經驗,也是「台菜」的另一重要面向。這個面向因為在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都不是「飲食文化展示」的主要內容,也因此未被「命名」,在此脈絡下,「台灣菜」的名稱要等到1950、1960年代,才成為較普遍使用的詞彙。而這些家常菜、小吃、辦桌菜、海鮮的食用,均是就地取材因而具有較強烈的地方特色,受限於物質環境,蔬菜遠多於肉食、調味簡單,形成以「清淡、原味」為主的台菜特色。相較於此,「台灣料理」宴席菜餚缺乏區域色彩,對於「台灣料理」的菜色內容,乃以上層菁英共同認定的「高級食材」為主,換言之,上層口味十分接近,食物的地區性差異其實是表現在一般平民的家常食物、小吃之上。
而在日治後期與國民黨政府遷台後,社經情況變化,往昔的商人、文人聚會難以維持,國家力量的強行介入,改變了上述酒樓料理文化,酒樓轉變為名不符實的「公共食堂」,酒樓或咖啡館變形為酒家等聲色場所,往昔「台灣料理」的遺緒乃化身為今日所謂「酒家菜」,但在內容上又已變化而有所不同。
|
不同歷史時期的「台灣菜」具有截然不同的社會意義與形塑過程。(歸鴻亭攝影) |
陳玉箴表示,日治時期的「台灣料理」乃相對於「日本料理」而命名,是當時台灣人上層士紳階級精緻宴飲文化的代表;1945年後,台灣料理的精緻宴飲文化消失,「台菜」成為相對於浙江菜、湖南菜等中華菜系的一支;1990年代中期之後,各地農特產推廣蓬勃,小吃受到重視,辦桌或小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菜」。在此過程中,政府官員與相關政策、餐廳業者、食譜作家與廚師、大眾傳媒對飲食的報導論述,乃至消費者自身,都扮演了不同而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