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大於二" 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啟航
新網記者李亞融台北特稿
2014/11/4 下午 08:28:12 / 文化藝術
為給予表演團隊或藝術家充沛的創作資源與揮灑創意的機會,國家兩廳院將於2015年推出「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希望藉由藝術家與場館之間的合作與分享,深耕台灣文化品牌,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左)上任後勵精圖治,讓兩廳院有耳目一新氣勢。右為劇場導演楊景翔。(歸鴻亭攝影) |
藝術總監李惠美表示,推廣藝術基地計畫的目的,除了挹注足夠資源,幫助藝術家無後顧之憂地創作,也希望樹立法人制度面典範、分享場館資源、協助國內團體發展國際關係,並達到活絡藝術全民沃土的理想。凡年齡25至40歲,從事3年以上表演藝術相關,並公開發表3個(含)以上售票演出作品之藝術工作者,均可透過此次駐館遴選計畫,爭取到60萬的前期創作經費,製作費另計,駐館期間提供排練空間與行政資源,未來甚至有機會納入兩廳院年度展演節目,大幅提升國際展演與交流之可能。
李惠美指出,作為重要的藝文推手,兩廳院歷年為培育新銳藝術家發展不遺餘力,自1988年舉辦第一屆實驗劇展,廣邀「人子劇團」、「外一章劇團」、「隨意劇團」、「方圓劇團」演出;1995年易名為「海闊天空」實驗劇展,除了以劇本改編及國人創作為甄選主軸,另加入舞蹈節目,有助於表演藝術多元發展;2003年更名為「新點子」劇展、舞展,以培育原創觀點為主,鼓勵新銳藝術家以更前衛、實驗性質強烈的形式創作。此外,與國藝會聯手打造的「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亦提高甫出校園的藝術家作品能見度。現今知名於表演藝術界的金枝演社、密獵者劇團、歡喜扮戲團、二分之一Q劇團、導演王嘉明、戴君芳、廖俊凱、楊景翔、編舞家蘇文琪、林文中、陳武康、周書毅、黃翊等,均曾透過上述計畫,於兩廳院創作平台留下精湛的展演足印。
 |
楊景翔認為現今台灣小劇場經常挹注大量時間、人力與經費製作劇目,但因缺乏後續支援,演出過後幾乎難有重製機會。(歸鴻亭攝影) |
曾經連續3年受兩廳院「新點子」劇展委託創作的劇場導演楊景翔表示,現今的台灣小劇場經常挹注大量時間、人力與經費製作劇目,但因缺乏後續支援,演出過後幾乎難有重製機會。因此他認為,本計畫將有助於劇場工作者創作與發展。
「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將於2014年11月30日截止,提供至多2位名額自2015年1月起,為期1年至2年的駐館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