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單位應打破既定政府出版品窠臼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11/12 下午 09:08:06 / 經史子集
過去政府的文化性出版品給人的印象大都是八股文宣,或是公家機關舉辦活動讓官方可以報銷的成果資料,近年難得有愈來愈多地方文化單位將出版預算提供給真正的文藝作品。
|
台南市文化局「台南市作家在地寫作計畫」舉辦「臺南人系列」新書分享會。(歸鴻亭攝影) |
雖然公眾對於政府施政情形及所應提供的公共資訊,可以透過政府出版品來進行檢視,進而瞭解政府的政務規劃與執行、以及其成效優劣,但許多政府機關每年編列相當的預算從事施政彙整與出版,這類流於形式的政府出版品發行與使用,一般皆與「公眾近用」(public access)的效能差距極大,根本難以得到最大的公眾效益。
台南市文化局「台南市作家在地寫作計畫」有別於傳統政府部門出書出版,打破既定的政府出版品窠臼,寫作計畫由文化局設定主題,邀請合適的在地作家,進行長時間、大範圍的主題性書寫,這種公家文化單位的模式,基本上成效不錯。
|
自左至右為《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作者楊富閔、《A贏的地味》作者顏艾琳與發表會主持人詩人路寒袖。(歸鴻亭攝影) |
今日台南市文化局在水牛書店台北店舉行「臺南人系列」新書分享會,宣傳與民間遠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兩岸三地詩人顏艾琳新作《A贏的地味》,以及新銳作家楊富閔新作《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這些當代作家完全以本身的文學素養創作,不必為遷就政府的文宣要求,寫些為政治服務的內容,當然貼近真正的公眾。
對那些只知道舉辦傳統制式文化活動的地方文化單位,其實都可以用全新的思維,考量在地的特色擬定在地文學創作,必定都能呈現令民眾耳目一新的作品,更能抓住公眾的心,成為政府與民眾雙贏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