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改良場育成中低海拔茶樹新品種"臺茶22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2/3 下午 07:52:12 / 產業經濟
臺灣的茶園因為消費需求,有向高海拔地區發展趨勢,隨著現代人飲茶口味改變,農委會今日發表茶業改良場育成的茶樹新品種「臺茶22號」,不但香氣足,還可以種植在中低海拔,茶葉改良場鼓勵年輕人一起來學習品茶,愛上飲茶的風氣。
|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右人介紹茶樹新品種「臺茶22號」泡出的各色茶湯。(歸鴻亭攝影) |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右人表示,臺灣的茶園因消費需求有向高海拔地區發展的趨勢,加上市場需求最大的品種青心烏龍在平地茶園生長不佳,而目前平地常栽種之「臺茶12號」與四季春在低海拔茶區,大量粗放製造下品質較差,同時隨著年輕人飲茶口味改變,使中低海拔茶園面積大幅減少。
|
茶改場研究員李台強全心投入「臺茶22號」育成工作。(歸鴻亭攝影) |
為選育具有生長勢強、耐病蟲性佳及適合粗放製造的新品種,以維繫中低海拔茶區之發展及迎合年輕消費族群之需求;茶業改良場於民國85年進行適於中、低海拔栽培高香氣高品質之茶樹育種,選定適當之組合人工雜交,86年播種,88年3月定植單株,經過6年個體試驗後,於民國97年選育成績優異的22個品系進入品系比較試驗,101年完成品系比較試驗,選出「臺茶22號」,並於本年通過品種命名與取得品種權。
|
陳右人鼓勵年輕人一起來學習品茶,愛上飲茶的風氣。(歸鴻亭攝影) |
陳右人說,「臺茶22號」產量高,栽培與製造容易,可迎合年輕人風味與國際口味;加上春茶採收期介於四季春與「臺茶12號」之間,3品種相互搭配,可分散茶菁採收期,調節茶區勞動力需求,適合中低海拔茶園新植與更新。
「臺茶22號」之父本為青心烏龍,母本為「臺茶12號」,主要特性包括:
-
樹勢與樹型與臺茶12號近似。
-
在低海拔地區,春茶萌芽期比臺茶12號早,但晚於四季春,屬早生種;秋末生長萌芽停止期晚於臺茶12號,採摘期相對較長。
-
春茶之茶芽偏向黃綠帶淡紫色。
-
成葉之葉形介於青心烏龍與臺茶12號間。
-
百芽重近似臺茶12號,但芽密度較高,使單季產量高於臺茶12號。
-
抗病蟲性及其危害情形與臺茶12號相似,適合低化學藥劑防治生產。
-
經適當日光萎凋,製好茶的比率高,易製造出香氣滋味俱佳好茶。
-
製造包種茶呈現自然花香與甘醇滋味且喉韻佳,優於臺茶12號與青心烏龍。
-
春、冬季適製綠茶或輕發酵茶,夏季至初秋適製白毫烏龍茶與紅茶。輕發酵茶具濃郁花香,滋味醇厚,四季均優於臺茶12號與青心烏龍;早春炒菁綠茶品質佳;由於新梢柔嫩具濃密茸毛,製造碧螺春與東方美人茶外觀一流,茶湯品質優良。
-
適合中、低海拔地區栽培且廣適製性新品種。
茶改場研究員李台強指出,「臺茶22號」製成綠茶、包種茶、凍頂茶、東方美人茶或紅茶的品質皆佳,製成的輕發酵包種茶具濃郁花香,適於取代部份進口茉莉花香片,可打開觀光休閒體驗商機,預計上市後的價格,不會比1台斤新台幣6,000元以上的紅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