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評審團獎"蜂蜜之夏"承襲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風格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5/1/11 下午 01:36:52 / 電影世界
去年坎城、柏林、威尼斯3大影展好片不少,但許多藝術電影無法像好萊塢商業片那樣包裝宣傳,在國內經常也只有在金馬影展得以驚鴻一睹,所幸幾家獨立片商會引進部份得獎作品。
|
《蜂蜜之夏》以傳統16釐米膠捲拍攝,有現代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的實力。(美昇國際影業提供) |
美昇國際影業將推出第67屆坎城影展義大利新銳女編導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以黑馬之姿擊敗多位名導拿下坎城評審團大獎的《蜂蜜之夏》(The Wonders),比起金棕櫚獎《冬日甦醒》(Winter Sleep)、第64屆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中國導演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或第71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寒枝雀靜》(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是部只用16釐米膠捲拍攝,顆粒粗糙卻色澤飽滿的特殊影片,初次入選坎城競賽單元,即以黑馬之姿,拿下評審團大獎。
習慣看充滿特效、灑狗血加知名導演與大堆頭帥哥美女當男女主角的商業片,有時不妨嘗試欣賞一些製作成本並不高卻充滿人性關懷的小品電影,《蜂蜜之夏》敘述養蜂人家小人物的生活,平淡裡有古板老爸與溫婉老媽,更有充滿夢想的女兒,整部影片承襲了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傳統,令人想起承襲1948年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單車失竊記》(The Bicycle Thief)故事簡單,但拍得有笑有淚,非職業演員的父子倆演得十分生活化的黑白場景,對比這部色彩飽滿,身兼編劇與導演的艾莉絲羅爾瓦雀找來親姊姊威尼斯影后艾芭羅爾瓦雀(Alba Rohrwacher)跨刀演出,在傳統農家裡看似平凡普通的主題中,透過鏡頭的詮釋,看見父女互動間的愛憐。
二次戰後的古典義大利新寫實電影(Classical Italian Neo-realism)可以說是電影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頁,延續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安東尼奧尼(Michelan-
gelo Anto-
nioni)、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的一脈,艾莉絲羅爾瓦雀或許還只是初露頭角還需磨練的新秀,但是有機會繼承前輩而成為現代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的一員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