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梁實秋文學獎"今舉行贈獎典禮
新網記者葛崇恩台北特稿
2010/12/2 下午 10:43:36 / 經史子集
「第23屆梁實秋文學獎」今日舉行贈獎典禮,除了頒獎給散文和翻譯類以及評審獎得主外,更將今年得獎作品集結成《迷航》送給在場參與者,許多知名作家也紛紛到場祝賀,包括余光中、張曉風、丘秀芷、陳祖彥、俞金鳳等多人與會。
 |
"第23屆梁實秋文學獎"得主與評審合影。(葛崇恩攝影) |
擔任此次評審之一的余光中特地排開行程抽空前來參加頒獎典禮。他表示,國內外有一百多個文學獎,但是水準參差不齊,另外,有設立翻譯小說的獎項,大概就只剩下「梁實秋文學獎」。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夠多撥預算給「梁實秋文學獎」,以鼓勵參賽者繼續創作的動力。
評審張曉風也回應余光中的說法。她說:「梁實秋文學獎一辦23年,是因為梁實秋有個好弟子余光中,而余光中又有九歌文教基金會當作靠山, 所以未來還會持續辦下去。」
翻譯類經由余光中、彭鏡禧、高天恩三位教授以最嚴謹的態度評審,選出譯詩組首獎張芬齡,評審獎為黃金山。譯文組首獎從缺;評審獎得主有陳美智、胡守芳、李緒磊、蔡孟璇、方祖芳,分別獲得獎金一萬元,獎牌一面。
 |
"第23屆梁實秋文學獎"評審余光中現場致詞。(葛崇恩攝影) |
余光中相當讚許翻譯類譯詩組首獎張芬齡。他表示,張芬齡參加「梁實秋文學獎數」十幾次都沒有獲得首獎的肯定,但是卻不放棄於教書之餘繼續翻譯國外詩集,今年更以翻譯《回到倫敦》以及《幽居》兩首,精準的詮釋作者的意境和感受,讓本身在閱讀時有深刻的記憶。
本屆散文創作類有來自國內外184件參賽作品。主辦單位表示,進入決選的作品,內容多元且水準都在伯仲之間,競爭十分激烈,是歷年來作品種類最豐富的一年。而今年散文組首獎獎黃克全的《生死簿》,寫戰爭時期生與死,感人至深,他表示,文學最高境界也是最能打動人在於穿透生死寫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