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邀最年輕曼布克獎得主伊蓮諾卡頓來台
新網記者黃小玲台北特稿
2015/2/10 下午 08:08:06 / 經史子集
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明日開幕,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最年輕得主紐西蘭作家伊蓮諾‧卡頓(Eleanor Catton)今日在展前記者會亮相,分享她的閱讀寫作經驗與對文學小說的看法。
 |
曼布克獎最年輕得主紐西蘭作家伊蓮諾‧卡頓暢談她的創作觀。(歸鴻亭攝影) |
伊蓮諾‧卡頓表示,作家的特權在於可以選擇自己的祖先,也能設計自己的族譜,雖身為紐西蘭作家卻能跟隨不同國籍或不同時代作家的腳步,每一次新的體驗都能活化思維。
她說,小時候就愛上閱讀,並從中獲得許多寫作的經驗,讓她從閱讀偉大的文學作品中吸取寫作技巧的基本功,注入到自己原創性創作當中,年輕作家最令人羨慕的就是創作上擁有許多原創性。
伊蓮諾‧卡頓在頓第2本創作《發光體》小說讓她在28歲就獲得2013年當代英語小說界最重要的英國曼布克獎。《發光體》以12星座星盤為敘事架構,透過不同角色人物,描寫19世紀中葉紐西蘭的掏金熱潮與時代命運,相當具有實驗性。
不過伊蓮諾‧卡頓也承認,拿下曼布克獎後,她的生活有了極大的轉變,忙碌到沒有時間專心寫新的作品,寫完《發光體》後,就再也沒有動筆寫過一本書,但也因此可以到各國去旅遊,見識不同的民族風情,並分享創作經驗。
伊蓮諾‧卡頓認為,創作技巧非一蹴可幾,資深作家投入大量精神和時間而有成功優勢,擁有多部作品,多次失敗經驗,這是必經之路。反觀年輕作家以創意和原創性來說,最大的優點是擁有很多的第一次,例如閱讀偉大作品、墜入愛河、環遊世界等第一次的體驗。每一次的第一次就是創新,與現代軌跡契合。新奇與活力的來源會注入到創作中。
她深信,作家擁有特權可以選擇自己的祖先,設計自己的族譜,跟隨不同國籍或時代的作家腳步,每次新體驗都會活化作家的思維。感謝有機會到台灣分享紐西蘭的文學作品,期待將台北寫入「族譜」裡。
 |
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以「發現紐西蘭 樂讀新世界」為主題,紐西蘭組成超過80人大型代表團訪台。(黃小玲攝影) |
伊蓮諾‧卡頓表示,電子閱讀器普及,但紙本閱讀書籍是無法被取代的,當看見書本擺在書架上,會想要自己擁有這本書,而書的內容深植腦海。就像400年前曾有人預言小說已死,卻沒有成真,小說仍不斷吸收各種文化,轉變各種形體,在文學世界裡並不會就此消失。
她也強調,這次是代表全體紐西蘭的作家,誠摯的感謝台北國際書展邀請,能夠前來分享紐西蘭精彩的文學作品,並且見識台灣優秀的文學創作,期待能夠激盪出新的火花。
2015台北書展首度由文化部主辦、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明天起一連5天於世貿登場,今年書展首度開放18歲以下的學生都能免費入場,以「發現紐西蘭 樂讀新世界」為主題,邀訪15位當代重要作家及插畫家、7位毛利作家及雕刻家,17家紐西蘭出版社等組成超過80人大型代表團訪台,創下歷年主題國作家來台陣容最龐大的紀錄,伊蓮娜.卡頓受邀一同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