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管制鬆散 高膽固醇血症逐年增加
新網記者黃小玲台北特稿
2015/3/3 下午 04:32:33 / 醫療保健
食物添加物在很多食品上都看的到,反式脂肪酸都普遍添加在食品或用於烹調上,使得反式脂肪酸的節制日趨重要。
|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說明反式脂肪酸都普遍添加在食品或用於烹調上。(黃小玲攝影) |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25年前在士林北投區,做了1,000多位學生流行病學研究,當時是做總膽固醇,以176mg/dl的數值算很高,代表有19.2%的流行率,每5個小朋友就有1個膽固醇過高。假設以現在的標準,那情況更為嚴重。
近年來門診都是大學生和年輕上班族,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或低密度膽固醇高於200mg/dl,每日可見這類嚴重的個案,都因是外食族而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
洪建德表示,膽固醇治療問題在於病患大多會想中斷治療,大約用藥一週後,就希望停藥,但健保希望持續吃藥與給付。最重要是營養治療充滿實證和置入性行銷,實證是真的就把置入性行銷放在實證中。食品標榜可以降膽固醇,但這當中它是在行銷產品,並加入其它成份,充滿訛傳埋在食證醫學內。雖是實證醫學,有一句話是對,接下來的話語都是為了行銷產品的話術。
他舉例,水煮或清蒸蝦比瘦肉上升膽固醇,每100公克算,它的效度、能力都比較低,比瘦肉更不會上升膽固醇,是健康食物。若加了反式脂肪酸油炸後,才會導致膽固醇上升。要建立正確觀念,影響膽固醇高低是要看食物的膽固醇飽和及反式脂肪酸的綜合。
洪建德指出,國際常用的有黑氏hegsted、Keys等方式,以及中村與立川提出的適合日本人的CIJ(Cholesterol Index Japan),皆是世界標準膽固醇上升指數,但台灣不用這些標準,單方面認為食物本身膽固醇高就是影響主因。
|
洪建德預防膽固醇過高,要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更要儘量自己做飯,以清蒸、水煮、鹵煮、涼拌,或有時烘烤的方式為主。(黃小玲攝影) |
除了要考慮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成份外,外面添加的反而更重要。洪建德說,因為食物在加工時須反覆煎炸,這時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就會發揮安定的作用。一般家庭用油為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加熱後迅速氧化,一天內就會酸臭,產生油耗味,所以加工食品無法兼顧到健康。反式脂肪酸經常隱身在食品中,即使標示0,仍可能含少量或含未標的飽和脂肪酸。
洪建德提醒,要從「新家政主義」做起,為預防膽固醇過高,要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更要儘量自己做飯,並以清蒸、水煮、鹵煮、涼拌,或有時烘烤的方式。若已患有高膽固醇血症,為了在併發心血管病前,得多運動、控制飲食與吃藥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血中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