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孟宗竹環保兼有機 限量手工椅現身"品.工藝展"
新網記者黃小玲台北特稿
2015/4/21 下午 09:11:48 / 文化藝術
透過「品‧工藝」展出讓民眾直接感受工藝品,品嚐工藝品的創作初衷、品味工藝品的格調、享受工藝品的品質,讓豐富在地文化及技藝基礎,成為台灣工藝品能量集體串聯,擴大市集之可能,將能量帶至國際舞台。
|
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介紹「品‧工藝」展內容。(黃小玲攝影)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時尚工藝品牌展出18組件作品,包含43懸臂椅、泡泡沙發椅、飄等工藝品。2007年成立的「Yii」品牌即將推出43懸臂椅是由43支竹製成,設計成果跟製造難度皆最高,由國際設計大師與台灣竹藝大師合力製作,此次要進行量產並接單銷售,結合產、官、學的研究分析,以科技創新打造43懸臂椅是整合跨界技術最大突破,除了保留43原貌,採取逆向工程手法,再結合高科技RP快速製模,縮短手工製程時間,結合新黏合模式強化竹材硬度及強度,保留工藝師手感的溫潤。
目前先推出全球限量500張手工43椅,每張椅子皆有國際設計師康士坦丁.葛契奇及工藝師陳高明簽署的收藏證書。今年度手工43椅限額5張,每張要價25萬新臺幣並以售價8折銷售,若訂單超過5張將公開辦理抽籤,明年度將產製30張。目前已取得臺灣、日本、美國、大陸等地新型及發明專利申請。
|
過「品‧工藝」展出讓民眾直接感受工藝品,,將能量帶至國際舞台。(黃小玲攝影) |
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陳文龍表示,傳統以塑鋼為主流材質的懸臂椅製法,重新塑造環保和有機意識,與德豐木業合作以模具成功製作6張43懸臂椅,取材於臺灣孟宗竹,竹材韌性強又質地佳,生長速度也很快,被視為珍貴的自然環保素材,竹製結構能穩定支撐人體,同時展現竹材特性帶來彈性與舒適感,經縝密數據、應力分析評估後,找到生產中最適值控制,通過蒸汽機的蒸烤程序,烤彎後會軟軟的,烤完後再壓入模具,移至烤爐烤幾個小時,讓竹條材質在加工過程中持續其3D彎折的穩定性。溫度、時間、回彈係數都要經過測試,依每個材料特質去計算,在多少溫度、濕度、時間下會固定後不會回彈,研究結果就能用在模具上解決往後問題。特別是塗料還須調製,必須秉持環保跟有機原則。
他說,一般手工每次都要彎竹子,這部份至少10年以上的人工技術才有可能,準確控制度非常麻煩,經過3D列印掃描技術,角度都完全一樣。選材上每種類別的竹子都不同,測試後只有孟宗竹做得最漂亮,這是別國無法仿冒的,環境濕度會把它含水量控制在裡面,讓含水量不會到別處就越乾或越濕,以前不敢接單銷售,製作它難度非常高,功力要強,往往要邊做邊調。
陳文龍回想,初期找成大合作研究,至少烤80次才決定最後溫度、濕度和強度係數。特別是孟宗竹有1年生跟2年生的分別,栽培過程還不可有肥料、農藥,否則品質會有問題。在台灣的環境生長出來的竹子品質非常優良。每一支竹子都要去測含水量掌握孟宗竹特性,而43支竹每支都要成型,控制曲度、彎度、強度問題,此技術往後可套用在其他東西上。日本是工藝加上科技,材料、製成、表面處理要做到別人進不了的門檻,工藝生活化、工藝科技化、工藝差異化及工藝創新化等方向都是台灣可以走的路,好的竹子將來可以做出具有台灣特質的產品。
|
林惠玲準備的白毫烏龍茶。(黃小玲攝影)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中心挑選15家工藝廠商精選工藝作品及工藝時尚品牌「Yii」作品一同在「品‧工藝」展出,於4月29日至5月4日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4B倉庫一樓展覽,要將臺灣工藝品推向國際市場,提升民眾的工藝生活品質。
1 5家工藝廠家包括環保工藝與時尚應用的天然染織─「天染工坊」、720度瓷器立體圓雕技法的不上釉手工描金白瓷─「1300」、大雅紅土及麥桿灰原鄉材料燒出地方原色生活陶─「趙家窯」、傳統工法結合時尚設計製作的金屬工藝─「植物語彙及粋─INSENSE」、師承國寶級工藝家結合傳統與創新的竹藝─「錦鍛竹編工作室」、用稀土元素高溫窯燒出多變的天目釉─「辛可窯及照窯」、連綿不斷盤繞層次豐富的漆線雕─「顏金益漆線工坊」、獨特微米鎏金鏤雕─「金琉世代」、樹漆創作結合雕塑之漆器─「漆道坊」、秉持臺灣原創人文設計木藝創作─「青木工坊」、簡約設計與生活實用陶瓷精品─「寶象陶瓷藝術坊」、格瑋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