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結合花改場首創水田生物多樣性新指標
新網記者林子瑄台北特稿
2015/4/24 下午 07:19:59 / 生態環保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為創新綠色保育價值,將行政院農業委原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水田生物多樣性研究計劃」成果,納入綠色保育標章規範,設立水田生物多樣性新指標,不僅擴大綠色保育標章的保育對象,更是國內以「長腳蛛」、「橙瓢蟲」及「棲地環境營造」作為綠色保育驗證標準的首例。
|
慈心基金會綠保計劃主辦人陳榮宗博士說明設立水田生物多樣性新指標,以建立綠色保育標章規範。(歸鴻亭攝影) |
慈心綠色保育計畫的主辦人陳榮宗博士指出,此計劃是以有機農業標準為基礎,農業永續的生態目標是希望可以在農業生產和生物多樣性取得平衡,這次將「指標物種」及有益於指標物種的棲地環境營造,納入綠色保育標章規範中,另外也增設「稀有物種」、「紀念性物種」,讓綠色保育標章精神推展更寬廣多元。
該綠色保育計畫研究員林立說明,據研究顯示同一地的動植物生存方面,有機農業耕法和慣行農業相比,往往擁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生物的多樣性增加,在害蟲的防治、增加授粉服務和土壤的生成上,皆有正面影響。
林立表示,自2012年開始,花改場副場長范美玲著手發現,有機水稻田可成為各種有益天敵的生存環境,還能涵養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的平衡,而其中又以「長腳蛛」及「橙瓢蟲」等對農藥敏感的天敵物種,具有代表性且易於觀察。研究也發現,農田田埂栽種多樣性植被、草毯及灌木綠籬等棲地營造,不但能增加指標物種和其他有益天敵的數量,讓農田生態系統漸形完整,更兼具美化田間景觀的功效。
|
慈心綠色保育計畫研究員林立說明,國內以「長腳蛛」、「橙瓢蟲」及「棲地環境營造」作為綠色保育驗證標準的首例。(歸鴻亭攝影) |
綠色保育標章的緣起,是2009年底的「官田水雉中毒事件」。水雉是以濕地為主要棲息地的保育類野生動物,2009年底時,在臺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周圍,發生了大規模的水雉中毒死亡,經過調查,是因為食用了農民為節省插秧成本,而灑播浸泡過農藥的稻穀所致。為改變農民耕作的習慣,進而達到保護水雉生存的目的,2010年農委會林務局偕同慈心基金會進入官田地區輔導農民,除進行插秧費用的補助外,亦於當地推廣有機農業的理念、鼓勵農民轉作有機生產。
林立說,在輔導過程中,考量參與轉作有機農地的零碎分散,恐受鄰田污染而無法通過有機驗證,另一方面則為凸顯農民轉作有機背後所蘊含生態保育的用心,「綠色保育標章」在此背景脈絡下應運而生。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進一步說明,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FOAM)曾指出,有機農業應該兼具:1、健康,包含土壤、植物、動物與人類的健康;2、生態,降低農業行為對環境的擾動,維持自然體系運作;3、公平,對一切生命的尊重,以及產銷體系的公平對待;4、謹慎,對後代的影響以上這4項原則,方能完備有機農業永續經營的條件。然而,這樣的內涵,在臺灣因產銷體系、驗證機制及消費市場的教育問題,窄化為有機等同零檢出合成化學物質的概念,因而造成當代農業技術和驗證體系的建立,進而影響有機面積的成長速度。
|
慈心基金會公關余慶如說明設立水田生物多樣性新指標,建立綠色保育標章規範。(歸鴻亭攝影) |
林立也表示,在調查時發現有某村在實施有機農業耕法之後的物種生存數,卻少於另一運用慣行農業耕法,此數據便能顯現出,不是「有機」就代表著生態健全的保證。
蘇慕容指出,長期以來,慈心基金會致力於整合有機農業的經濟目標、社會目標與生態目標,希望推動有機農業成為環境永續的新希望,從推動至今影響了全臺超過百位農友,保育了30多種珍貴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