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弟"發紅解尿疼痛 小心陰莖癌上身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5/13 下午 06:17:18 / 醫療保健
43歲張先生,已婚,育有2子女,因自覺包皮發紅,且排尿疼痛持續20天而就醫,物理檢查發現,陰莖發紅,末端疑似有腫塊被包皮披著,沒有流血或流膿,由於有包莖,包皮無法翻開檢視,必須包皮切開並做病理切片,將包皮背部切開後,發現龜頭下方繫帶處,有一個2x2.5x2公分表面充血,有如繡球花般外型的紅色腫瘤,病理切片顯示為陰莖鱗狀上皮癌,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說,陰莖癌危險因素包含感染、衛生及受傷等,半數患者有包莖現象。(歸鴻亭攝影) |
46歲高先生,已婚,發現陰莖有會痛的腫塊已持續兩年之久,檢查發現有包莖,包皮上有一腫塊,龜頭左側有一缺陷處。手術進行包皮環切及病理切片,發現罹患陰莖癌。
收治這兩名病患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表示,在亞洲部分國家和非洲地區,陰莖癌的發生率較歐美高,可能與衛生條件不佳有關。
周固說明,陰莖癌有95%以上是鱗狀上皮癌,好發年齡在55歲以上,小於50歲的病例較為罕見;陰莖癌的危險因素包含感染、衛生不良或曾受傷等,例如40%患者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愛滋病患者罹陰莖癌機會較一般人高約8倍;性器官或周圍有俗稱菜花的疣,罹患侵犯性陰莖癌機會也多3.7倍。
衛生及受傷也是影響患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的衛生不良,包皮垢堆積會引起慢性炎症,倘曾發生龜頭炎或陰莖受傷,患病的機率也會上升。周固說,有抽煙習慣,患有硬化性苔癬,或是因牛皮癬接受紫外線治療,均會提高陰莖癌發生的機會。
|
周固建議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倘有包皮過長、包莖且反覆發炎者,可考慮進行包皮環切,避免包皮垢的堆積;有抽煙習慣者也須戒煙。(歸鴻亭攝影) |
周固指出,陰莖癌常見症狀有(1)陰莖發紅、起皮疹(2)有惡臭的滲液自陰莖滲出(3)疼痛(4)包皮或陰莖長東西,經治療長期不癒(5)從包皮下流血(6)陰莖變色(7)包莖。需透過病理切片確診。
治療方面,主要是手術陰莖局部或全切除。倘為侵犯性陰莖癌,則須一併切除淋巴,且視病情配合化療、電療。術後5年存活率平均約為50%;癌細胞局部存在,5年存活率約85%;已侵犯周圍組織或淋巴,約59%;已發生遠處轉移,5年存活率約11%。預防陰莖癌,建議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倘有包皮過長、包莖且反覆發炎者,可考慮進行包皮環切,避免包皮垢的堆積;有抽煙習慣者也須戒煙。包皮或陰莖長東西,特別是疣狀物,經治療長期不癒,或是陰莖有不明分泌物,都應當留意,不可輕忽。多重性伴侶感染的機會更高,呼籲民眾採取安全性行為並維持單一性伴侶,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