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學圓60年原住民研究 推出"雲豹之鄉"
新網記者蔡昀臻台北特稿
2009/6/4 下午 08:55:54 / 文化藝術
新古典舞團與50位原住民舞者與8名獨唱者,明起將演出編舞家劉鳳學的《雲豹之鄉》歌舞劇,描述原住民棒球選手以雲豹般堅韌生命力,在困頓環境尋夢的故事。
|
"雲豹之鄉"綵排,中四人自左至右為原住民歌手朱雅婷、媒體人眭澔平、詩人鄭愁予與編舞家劉鳳學。(歸鴻亭攝影) |
《雲豹之鄉》由研究台灣原住民族60年的劉鳳學所創作,並由詩人鄭愁予及排灣族詩人亞榮隆.撒可努聯手作詞〈雲豹之鄉就在人間〉,媒體人眭澔平負責視覺創意,史擷詠作曲,鄧文斌影像設計,王志強燈光設計,共同大造一齣大型原住民歌舞劇創作。
劉鳳學表示,1949年到花蓮鳳林鄉的阿美族部落,對原住民文化產生濃烈興趣,一路走來深為原住民族舞蹈所著迷,多年來入各原住民族調查、參加豐年祭,研究60年,她以原住民族文化為題材的創作很多,包括1956年的「蘭嶼夏夜」、1978年的「智慧島」及「祭典」、1994年的「沉默的杵音」、2007年的「沉默的飛魚」,2009年的新作即為《雲豹之鄉》。
該劇共分四幕,分別是:《紅燈》、《傾聽天、地的聲音》、《異鄉人》與《窄徑》,劉鳳學特別推薦在劇中演唱女巫的阿美族原住民歌手朱雅婷。
|
編舞家劉鳳學說明"雲豹之鄉"創作理念。(歸鴻亭攝影) |
八十四歲的她說,台灣不能有族群的區分,《雲豹之鄉》融合阿美族、排灣等原住民族的舞蹈、服裝及歌曲,並加入現代舞蹈,所以彙整原住民族研究資料而做整合的創作。
劉鳳學也頗能體諒原住民過去在偏遠山裡缺乏生活調劑,所以染上酗酒的毛病,是值得讓人體諒的,原住民族在現代社會生活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更多時間與努力來克服,希望透過歌舞劇演出,引發社會對原住民族及文化的重視。
劉鳳學生於中國大陸黑龍江省,畢業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並曾至日本、德國及英國進修舞蹈,1969年獲頒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第一屆舞蹈獎,1991年獲得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1997年獲選為美國舞蹈研究委員會(CORD)傑出舞蹈學者,2001年,榮獲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際青年創舞大賽」最佳團體獎;她目前為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至今舞蹈創作多達123部。
《雲豹之鄉》明天起至7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由於劉鳳學訓練有素,融合中西古今的舞蹈內涵,使新古典樂團成為台灣具代表性的舞團之一,是值得用心觀賞的舞團演出。
請至
《鳳凰影音網路電視》欣賞更多新聞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