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屋四面木雕祖靈柱
文化部長洪孟啟證婚 台大校長楊泮池代表迎娶國寶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5/9/12 下午 04:09:52 / 民俗古蹟
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屋四面木雕祖靈柱立像現存於台大人類學博物館,今年5月公告為國寶。文化部與國立台灣大學今日共同舉行2015年台大國寶傳承與護衛活動-佳平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祖靈柱迎娶活動,由文化部長洪孟啟擔任活動證婚人,台大校長楊泮池代表台大正式迎娶排灣族佳平社金祿勒(Zingrur)頭目家第一代女祖先muwakai,雙方締結永恆的盟約。
 |
文化部長洪孟啟(左)為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屋四面木雕祖靈柱立像與台大迎娶證婚,,雙方締結永恆盟約。(歸鴻亭攝影) |
這場號稱台灣文化界的世紀婚禮,遵循排灣族古禮進行,台大校方以排灣族傳統陶甕和琉璃珠為聘禮,部落族人呼喊祖靈見證婚事,儀式包含鞦韆讚禮、婚禮頌、傳統舞蹈、點聘驗聘、昭告祖靈及獻禮等;現場佳平族人也準備豐盛的豬、小米糕和釀小米酒等傳統婚禮食物,分享給所有與會者,婚禮盛會充滿喜悅歡樂的氣氛。
文化部長洪孟啟表示,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祖靈柱早在80年前日本時代,就被當時台大前身的台北帝大以台幣300至400元買下,當時教授月薪約40元,作為人類學博物館典藏,今年文化部正式指定為國寶,盼讓文物留在博物館內,受到更妥善的維護。
 |
台大校長楊泮池(右二)贈送聘禮,婚禮盛會充滿喜悅歡樂的氣氛。(歸鴻亭攝影) |
金祿勒家屋四面木雕祖靈柱的古物審議委員會召開當天,族人穿著傳統服裝,到場吟唱《王族頌》,讓評審非常感動,全數通過將四面祖靈柱指定為國寶,洪孟啟說,傳統祖靈柱獲指定為國寶,代表國家肯定原住民族古物所具有的特殊文化象徵。排灣族國寶迎娶活動,重新建立博物館藏品、古物來源部落及文化行政主管機關的連結關係,更是具有有形物質文化資產與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物保存智慧。文化部期待本次迎娶活動能夠拋磚引玉,把眾多台灣原住民族珍貴的古物文化資產整理出來,除了提高社會大眾的重視和保護意識,讓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記憶能夠世代綿延傳承、保存與發揚外,也讓台灣的文化更豐富與更多元。
 |
佳平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祖靈柱迎娶活動,佳平族人也準備豐盛的豬、小米糕和釀小米酒等傳統婚禮食物,分享給所有與會者。(歸鴻亭攝影) |
分享佳平社發展協會理事長華李立民表示,部落中有人希望國寶可以回鄉,但經過討論,族人知道國寶典藏有很多規定,加上排灣族信奉和平,不想因討回國寶產生紛爭,所以盼望透過迎娶的儀式,和台大結為親家,也希望台大好好善待排灣族的祖靈。
華李立民很感謝台大和文化部,讓原住民的文物可以保存,也透過這次婚禮,族人才能重溫學習自己的婚禮文化;部落將複製一件祖靈柱,迎回部落裡讓族人留念。
他說明,今天舉辦婚禮與台大結為「親家」,排灣族佳平部落目前人數約800人,北上參加國寶婚禮人數約90人,婚禮依循排灣族古禮進行,由部落大公主代表國寶新娘,由族人抬轎在校園巡禮,台大校長楊泮池則送上鐵鍋做為聘禮,將國寶娶回台大。
 |
洪孟啟與部落長老共飲小米酒,見證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與台大的國寶迎娶活動。(歸鴻亭攝影) |
屏東佳平部落公所社會課長莊德才說,族人們為婚禮中吟唱歌詞都是文言文的《公主頌》(puljeaq)排練整整1個月,因為只在公主結婚時唱,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大家從原訂1週練3天變成天天練,練到「翹課的翹課,辭職的辭職,離婚的離婚」,足見大家對此事的重視。
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表示,這座祖靈柱原本是排灣族佳平舊社的金祿勒頭目家中的木柱,頭目舊家屋內有4或5支祖靈柱,分別代表頭目家的男女祖先,是祭祀時召喚祖靈所用。台大收藏的祖靈柱是家屋的側柱,除了罕見的四面造型,每隻手有6根手指,據部落耆老口述,這件祖靈柱應該是名為Muakai的女祖先。
 |
楊泮池與排灣族佳平部落族人進入人類學博物館親見金祿勒頭目家屋四面木雕祖靈柱立像。(歸鴻亭攝影) |
胡家瑜表示,四面完整的木雕在過去就已經非常罕見,現在原住民幾乎都住洋房,這樣的祖靈柱已不復見,這件祖靈柱已有200到300年歷史,今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寶,是國內原住民文物被指定為國寶的第4件。
根據台大提供的資料,這件高170公分,頭形略方、眼呈菱形、雙手併攏平舉,有6隻手指的女性木雕,應是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四面雕刻祖靈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