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陳俊志寫家族史來找尋自我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1/1/17 下午 11:31:15 / 經史子集
紀錄片導演陳俊志寫了一本自傳式的《台北爸爸,紐約媽媽》,赤裸裸將他自己家族的醜聞公佈,是真誠、勇敢的懺情?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自我表現?
 |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作者陳俊志自剖創作心路歷程。(歸鴻亭攝影) |
時報出版社總編輯林馨琴表示,這本書描述的家族故事,是許多上一世紀六、七零年代人士都有印象的,因為陳俊志的父親是台灣爵士彩色沖印連鎖店創辦人,那個年代攝影玩家一定都曾拿底片去爵士沖印過照片。
陳俊志在今日的新書座談會號不掩飾他同志的身份,侃侃談論他當時對似暴君般事業大起大落父親的怨恨,那時父母因債務問題遠走美國,父親移情別戀棄母親於不顧,乃至他的大姊因為吸食過多紅中百板猝死,以及陳俊志與同性情人、同性情人的親妹妹爆發三角戀,點點滴滴造成今日的他。
今日座談的引言人政治大學廣告系副教授陳文玲說,她的一生與陳俊志也有許多類似的部份,當這本書寫完之後,在作者心中的罣礙,那些已經不存在了?那些還是一直纏繞著揮之不去?
 |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新書座談會現場,自左至右為政治大學廣告系副教授陳文玲、作者陳俊志與電影監製李烈。(歸鴻亭攝影) |
電影監製李烈則表示,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文字是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份,當年並沒有這麼多影像視覺的刺激時,文字更是想像的來源,而《台北爸爸,紐約媽媽》的文字極詳盡表現出他的家族中每一個角色的個性,而書中的照片也充滿這個家族的歷史;林馨琴希望她能改編成電影,老實說要改編成電影難度十分高。
陳俊志毫不掩飾的說明了他曾企劃要把自己家庭的故事拍成紀錄片,每次甄選遞件都能進入前十名,但在進一步面談時,就一定被評審指責怎麼可以拍這種大逆不道的紀錄片。
他說,年幼時從來不敢直接看著父親的眼睛,「我知道我有病,因為我知道我心裡是那麼的恨他」,說到去世的姐姐,他哽咽訴說對父親的不諒解,「我知道是誰害死了姐姐」,從這些敘述,陳俊志心頭的罣礙,似乎仍舊存在,不過他強調,這本書並不會改變家中任何一件事情,但他自己則在書中找到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