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珏伶把國外創作靈感外帶回來開個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1/1/22 下午 11:58:11 / 文化藝術
一個30歲的女人,說她的創作才1歲,蔡珏伶計劃20年後,再審視創作年齡的成果。
 |
蔡珏伶接受"鳳凰網"獨家專訪創作的理念。(歸鴻亭攝影) |
蔡珏伶今日起至2月27日,在北風藝廊舉辦《我要外帶》個展,她說,雖然從10年前就開始有各種媒材的聯展,去年才首度舉行《一歲生日》動畫展,今後準備每年開一次個展,自己給自己訂一個20年計劃,去年展出就是1歲生日,今年是2歲,到20歲時再整個攤開來看,因為創作就是要用長久的內容來看完整的大宗旨,裡面有許多小宗旨,而這次就是把在國外體會創作的部份外帶回來的創作。
她說,作品一直在講自我存在感的歷程,這次個展的主題是拋開很多不必要的考量,純粹以看到什麼就很直覺性的去創作,例如這次錄影的作品,是選喬治桑的一首詩去創作,去拍科羅拉多州的大自然與人像,完全沒有合成,也有把攝影作品與繪畫結合,呈現的觀念性作品。
 |
蔡珏伶今日起展出"我要外帶"個展。(歸鴻亭攝影) |
大學學純美術,研究所讀數位藝術,蔡珏伶認為自己的作品不會限制於表現的媒材,這次展出的作品,除了幾幅繪畫外,影像的創作都以她個人喜歡的方式呈現,而到美國Anderson Ranch駐村,也激發她以較快的律動創作出錄影的作品。
談到純粹個人風格的紀錄片與商業影片,蔡珏伶認為當自己財力沒有那麼雄厚時,從事藝術創作是很辛苦的,除非是單身沒有家累或許比較可能,當有家庭或是年歲稍長時,就會有現實的考量,所以並不排斥與商業結合,其實與其他人合作商業作品時也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不少的東西,但是在對藝術理念的堅持上,就必須要有所取捨與溝通。
蔡珏伶最喜歡這次展場的一個以畫框櫬出的攝影作品,以及設計成一個小房間似可以躺著看天花板錄影作品的概念,她希望把世界帶到觀眾眼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