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電影節主席交棒 侯孝賢傳承張艾嘉接任
新網記者周芷萱台北特稿
2011/3/1 上午 09:15:18 / 演藝動態
第13屆台北電影節主席承先啟後,今日由導演侯孝賢交棒給導演張艾嘉。
|
兩位導演侯孝賢(左)與張艾嘉(右)接受電子媒體聯訪。(高珮詠攝影) |
以《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大獎的前任主席侯孝賢,因籌備多年的武俠片《聶隱娘》首部曲已啟動,工作繁忙,今年電影節由新任主席張艾嘉出任,繼續帶動臺北電影節邁向新高峰。
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表示,侯孝賢自第三屆至第十二屆台北電影節,先後擔任主席及負責人,以豐厚國際聲望與經驗,提昇台北電影節形象,十年來持續推動國片向國際發聲,全力促進該節成為臺灣電影的專業代表獎項,也藉由其中「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項目,讓國際與台灣年輕電影創作者進行交流,成績卓越。
謝小韞指出,張艾嘉和侯孝賢一樣,都與台灣「新電影」有很深的淵源。張艾嘉是台灣少數綜橫電影、電視、歌唱、舞臺劇、身兼製、編、導、演的全方位創作人,自導自演的《最愛》曾獲金馬獎影后,巡迴演出舞臺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在兩岸三地引起熱烈迴響,1983年她與胡茵夢演出《海灘的一天》,是台灣「新電影」歷久彌新的經典作品。
|
侯孝賢(左)與張艾嘉(右)交接後留影。(高珮詠攝影) |
侯孝賢表示,台北電影節最重要的意義,是聚焦台灣新導演的「百萬首獎」競賽,讓台北電影節一年一年熱烈起來;強調「城市對望」的主題影展,更是帶動影迷們的年度觀影盛事。
張艾嘉則說,去年受邀擔任「臺北電影獎」評審,與侯孝賢同台頒發「百萬首獎」給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導演姜秀瓊,當時就肯定台北電影節鼓勵多樣化創作類型,以及特別對年輕導演創作的關注,考慮後才接下主席的棒子。
今年臺北電影節的主視覺海報以「倫轉臺北」為主題,涵意讓台北與國際城市對望,電影節從票選中選定倫敦為主題城市,將英國既傳統又現代的文化,藉著電影與台北有了巧妙而藝術的連結,連結正是台北電影節的標誌蝴蝶,讓蝴蝶飛舞在倫敦地標-大笨鐘,鐘上的時針指向7點,是台北電影節舉辦時期,台北與倫敦時差為7小時,英國御林軍推動秒針,這些象徵著電影可以讓時間任意轉動的可能性。「倫轉臺北」視覺海報由千變萬化彩繪玻璃色塊組成,成功預告今年臺北電影節,將會是鮮豔繽紛、賞心悅目的電影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