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農改育成紫羅蘭新品種 篩選重瓣花農收入可倍增
新網記者周芷萱台北特稿
2011/3/9 下午 10:57:18 / 花木園藝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經過8年的研究,育成紫羅蘭新品種,配合苗期單、重瓣分辨技術,提高高田間栽培重瓣株比率,減少種植到單瓣株之管理成本,也提高花農的收益。
 |
台南農改育成的紫羅蘭新品種。(周芷萱攝影)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王仕賢表示,紫羅蘭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但大多數人並不認識它;真正的紫羅蘭是十字花科的花卉,花序密集呈柱形,花朵鮮豔且富有香氣,很多香精產品就直接把紫羅蘭當商品名。
他說,紫羅蘭花色不僅有紫色、還有紅、黃、白、橙等色,一般紫羅蘭品種有個特點,就是種子播種後,開花時單瓣花及重瓣花比率大約為1:1,因單瓣花小、價格差,而重瓣花美、價格高,現有市面品種不容易在小苗期把重瓣苗挑出來,所以大約有一辦的植株開單瓣花而沒有收成的價值,該場育成的新品種能由外表的特徵把重瓣苗找出來,契合農民的種植需求,增加花農收益。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王仕賢介紹紫羅蘭新品種。(周芷萱攝影) |
王仕賢指出,該場的紫羅蘭新品種,如以每分種植4萬株,每枝切花平均價格10元來計算,原本只有2萬枝花為重瓣,可售出20萬元,但栽培該新品種精選苗後種植,4萬株幾乎全部為重瓣花,這樣子收入可增加1倍至40萬元,原本紫羅蘭音單瓣株使得農民無栽培意願的問題,新品種推廣後將可以獲得解決。
他強調,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推出以葉色分辨單瓣或重瓣的品種,苗株顏色為比較標的,葉色較淡者為重瓣株,較浅為單瓣株,花色則有分別深粉、濃紫以及純白。不論是剪花瓶插居家裝飾,或是公園遊樂區重成大面積花海,都可以吸引目光且香氣彌漫,加上紫羅蘭本身具浪漫氛圍的高知名度,容易使民眾注意,值得推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