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今明訪台演出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3/10 下午 07:38:13 / 文化藝術
2011台灣國際藝術節明、後天將登場的是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第4度抵台演出帶來德弗札克和布魯克納重量級的交響樂曲。
 |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舉行抵台記者會。(杜宥彤攝影) |
今日樂團總監安德烈斯•舒爾茲(Andreas Schulz)、指揮李卡多•夏伊(Riccardo Cailly)、小提琴演奏家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舉行抵台記者會,兩廳院藝術副總監邱大環宣告門票已銷售一空,該團座右銘「真正的享樂必須認真看待」,顯見台灣樂迷也身體力行。
安德烈斯•舒爾茲表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於1743年創團,為最古老、最大的市立樂團,有185名演奏家,除了交響樂,也定期演出宗教音樂與歌劇。
夏伊說,17年前和奧尼達斯一起演出德弗札克的作品,這次能再次合作感到很高興。
他表示,為該團200多年悠久歷史感到驕傲,無數音樂名家都與該團合作過,例如莫札特、韋伯、柴可夫斯基等,本次演出德弗札克與布魯克納的曲目,他們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身分也有關聯。
 |
自左至右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總監安德烈斯.舒爾茲、兩廳院藝術副總監邱大環、指揮李卡多.夏伊及小提琴演奏家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杜宥彤攝影) |
夏伊介紹,該團由16位商人出資創辦得名,歷年來知名的音樂總監包含孟德爾頌、尼基許、福特萬格勒、孔維茲尼與馬舒等人,德弗札克的《第七號交響曲》首演時即由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擔任演出。曲風為詼諧曲的第三樂章加入民俗風情,也略帶陰鬱氣息,雖「詼諧」但戲而不謔,觸動靈魂深處。
他說明,布魯克納的《第八號交響曲》核心為第三樂章,長達半小時,為浪漫時期最精采的慢樂章,也是指揮家馬勒最愛的,「音樂的透明度與力度是非常棒的」。
卡瓦科斯指出,音樂是源自對日常生活的感動,德弗札克、布魯克納的古典樂也相同,相信觀眾能透過他們的聲音、表演、舞台上的細節感受到對人生、生命上的愛,同時享受自由詮釋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