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劇團4月花博獻演"最美麗的花"
新網記者高珮詠台北特稿
2011/3/31 下午 10:21:31 / 文化藝術
無獨有偶劇團將於4月4日到10日,在花博大佳河濱公園的行動巨蛋演出《最美麗的花》。
 |
1:1大的戲偶與真人演員在玼台上的互動。(高珮詠攝影) |
該劇團製作經理鄭成功表示,《最美麗的花》故事描述一位畫家,因為意外而失去雙腿,頓時人生變成黑白,在痛苦之際,花使者突然闖入他的世界,帶領畫家走進祕密花園,他必須在這段旅途之中,尋找最美麗的花,實現他的願望。
《最美麗的花》導演鄭嘉音提及,她在製作畫家1:1大的戲偶時,要克服大小尺寸與重量;太輕會讓戲偶容易損毀、太重又會使演員難以表現,過程中嘗試很多的作法,才誕生出這尊畫家戲偶。
鄭嘉音強調,本劇利用真人畫家和戲偶的搭配,表達出真實與虛幻的效果,讓人產生分不清楚現實與幻想的錯覺,增添故事的可看性。在表演時,操作戲偶的演員身影穿梭其中,就是為了彰顯人與偶之間虛實的意象。
 |
演員與戲偶彰顯人與偶之間虛實意象。(高珮詠攝影) |
此外,製作大多數戲偶的梁夢涵以及曾彥婷,則是以骨架結構勾勒出動物造形,想運用漏空的手法,給觀眾們更多想像空間。
而製作佈景的黃廉棨也以簡化的方式來表達森林與海底的世界,目的是為了傳達編劇陳威宇玩具盒的構想,佈景可搭配劇情移動伸縮,創造空間的深度。
這次表演還邀請到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璟如設計服裝,資深舞蹈老師陳鴻秋擔任動作指導。
負責音樂的許向豪表示,音樂隨著劇本展開,不但要和演員的動作場景達到平衡、和諧的關係,更要讓歌詞與劇本能夠透過音樂相互連結;故事的內容雖然呈現感傷的氣氛,但是他覺得不要讓整體演出,陷入太過哀傷的情緒之中,所以對於音樂的拿捏顯得更為重要。
故事中出現的視障者提到,閉上眼睛,用心傾聽,你就會看得見。為故事下了真實的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