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師有淚水也有歡笑的一個午後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1/4/6 下午 11:35:57 / 溫馨故事
對台灣前輩作家,周夢蝶、余光中、王文興、鄭愁予與楊牧這5位上一世紀的文學大師來說,今日下午是一個有淚水也有歡笑的時刻,相信已經離開10年的林海音先生,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會心含淚微笑。
 |
作家張大春的160秒精彩演講。(歸鴻亭攝影) |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以紀錄片的方式嘗試替這6位文壇大師立一個小傳,與文建會過去官方版的類似作品來說,似乎精緻而深刻,不是總由一位導演包好幾集,而是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溫知儀5位年輕導演花費頗長的時間專業製作的作品。
先看歡樂但有點感傷的一面。
在這方面,受邀前來致詞的作家張大春,更是替公單位與私企業的「創作」明確的作了一個幽默但赤裸裸的評價。
原因在於主持人楊渡非常莊重的介紹馬英九總統也來到現場,不過他是用臉書來參加,一段影音講得當然很冠冕堂皇,但是曾經製作過50集文學家的影音電視節目的張大春,一上台就立即毫不著痕跡的耶喻說,「本來我也想要用視訊來的」,不過他說,視訊是給外行攝影,還得被綑在一個小盒子裡蹲著說,所以還是來現場;「所幸沒有用視訊,不需要因為吃螺絲要用剪接的效果」,張大春用動作維妙維肖模仿總統談話的片斷,「這些紀錄片裡的文學家所幸沒有用視訊,不需要剪接的效果,縱使有也會被導演用另外重要的畫面insert來蓋掉。」
 |
作家張拓蕪的160秒堅強生命。(歸鴻亭攝影) |
總統府這樣高位階的公單位,替國家元首錄製一段臉書的影音,不但要在今日數百位文化藝術界的菁英與媒體記者前放映,在網路上更是會有萬千網友點閱,結果錄製的品質竟是如張大春說的,連總統吃螺絲的兩段畫面之間都不能利用insert畫面來掩飾,甚至用最簡單的fade in與fade out來揉合都沒做到,更別談採用雙機作業了;事實上,觀賞過總統府網站上的「總統治國週記」的網友,相信也會有縱使是用兩部錄影影機拍攝,都感覺畫面的切換與剪輯都十分生硬。
難道這就是中華民國公部門製作影音作品的水準?當張大春簡短只有160秒但切中要害的精彩講話結束後,全場響起的絕不是罐頭式的掌聲,而是真正說不上是欣賞張大春精闢演說內容,還是反諷在如此重要文化創意作品發表會場合元首官式影音作品如此粗糙的表現?
真是令人感傷的一面。
|
馬英九總統用臉書來參加"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發表會。(歸鴻亭製作) |
再看感傷但有點歡樂的一面。
82歲的《代馬輸卒手記》張拓蕪應邀上台替90歲的周夢蝶說幾句話,他在兩位美麗的女性工作人員攙扶下,走到舞台要登上台階時,卻突然雙腿不聽使喚,拄著拐杖停在當下,許多位人士都前來幫助,他花了160秒,還是走回台下,但卻是滿臉笑意,在沒有頭髮卻有美髯的慈祥面容中,接受全場同樣真誠,絕不是罐頭式的熱烈掌聲。
在這一段短短的一幕中,令在場所有觀禮貴賓感受到,許多努力在文化領域裡耕耘一輩子的大師,都在逐漸老去,還能與這個美好世界一起多久?這時更能尊敬願意為他們立傳而不去拍商業片的行人文化實驗室與目宿媒體民間投資者,因為在某些訪談的段落中,看到接受訪談的商禽、楚戈,已經來不及讓童子賢與廖美立為他們拍紀錄片。
張拓蕪說,真是是荒謬的一段,自謙自己沒有資格來當周夢蝶的引言人,「我跟夢蝶認識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大概差不多從民國48、9年開始」,全場都莞爾笑起來。
真是令人歡樂的一面。
這實在是文學大師有淚水也有歡笑的一個午後。